《失乐园》这本书的名字从我的青春时代就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然并卵,大量的性爱描写并不能吸引我去阅读。但是,当我对婚姻想要了解得更多时,《失乐园》又在我的脑边响起了。用了两天的时间在KINDLE上看完了,我只想说:作家和罪犯只有一步之遥,作家把脑袋里的念头变成文字,罪犯则变成是事实。
《失乐园》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大体上两点:一是渡边淳一写中年男女在希望幻灭后的失落和颓废的情绪。对于经历过风雨的中年人来说,是很有共鸣。
主人公久木已经五十多岁,从出版社的重要部门经理调到悠闲部门,基本上升职无望。家庭方面来说,唯一的女儿出嫁了,妻子重新出去工作,经济宽裕。有钱,有闲,又没有服务或贡献社会的追求,那么能够吸引他的只有情爱了。
久木也说过,年轻的时候他也是有短期的出轨,但这次和凛子的婚外情却走向自毁的路,跟他在职场升迁无望,迷失掉家庭维系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他的这种失落,正是中年人的困境。年轻,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还有很多目标需要去完成;而中年,该有的都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就是给自己找点乐趣了。凛子的出现正好迎合了久木的需求,为啥是凛子呢?
凛子,三十六岁了,丈夫是个医生,但生性无趣、刻薄,不能温暖凛子的心也不能在生理上满足凛子的需要。凛子处在婚姻的困境里,离婚的话,她完全可以追求新的生活。但是丈夫不肯离婚,母亲一听她要离婚就咒骂,甚至要求断绝母女关系。
因此,对于凛子来说,如死水般的婚姻生活也只是撮合着过日子而已,但是遇上久木这种老男人的主动勾搭,让她体验到性的乐趣与极致,其实也就是给她的生活里又有一层希望了。她也想离婚,想要重新出来工作,过一个独立女人的生活。可无奈,找工作受挫,又不能离婚,同样是一头困兽。
久木和凛子是两个失意的中年男女的相遇点燃了一根炸弹的导火索,既然生活无望,不如轰轰烈烈地燃烧,至少还有存在感。有这种想法,其实是不顾一切,只追求当下的快感。就像《浮萍》里唱:“不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过。”但是,人生是你的前一段经历会影响你的选择,影响你下一段的生活。
有人或许不认同我这样的想法。那么,同样拿出来和戴赫.劳伦斯写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进行对比,查泰来夫人的丈夫是性无能,她的生活很压抑,当碰到森林里的猎人时,两个人在小屋子里媾和。性,唤发查泰来夫人的生机,让她有了小孩,这些对于处在上层社会的她来都是难题,但是她勇于承担,终究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失乐园》的整本书里弥散着情欲的味道和颓废的气息,就像是梅雨天的空气里的霉味,趋之不散。对久木来说,他是有改变的机会:妻子愿意离婚。可他贪恋家庭熟悉的感觉,又贪恋凛子的温情,他在犹豫中,纠结中,将自己送上自毁的路。对于凛子来说,她已经发现了丈夫出轨的讯息了,等待一阵的话将会有转机。但是他们却选择在做爱的高潮中死去,只能说把他们送到死亡之路不是家人的不理解、冷漠,而是他们的颓废。
第二个吸引人大约是极致的爱。想想久木和凛子在一起,经常做的是旅行、做爱和吃饭。没有经济压力、家庭锁事、职场暗战等社会性的因素,他们的确处在一种美好的恋爱环境里。故事里穿插“阿部定事件”写的是占有的情欲,注意不是爱。久木与凛子不也是想要相互的占有吗?只是他们死的方式特别一点而已。严谨说来,久木和凛子真的不算是爱,只是相互借用对方的身体创造生活的乐趣而已。
至于有人说,久木和凛子的故事是对日本社会严酷的道德体系的挑战,但是我前面说过了,他们是有出路的,只是他们心里没有爱,只有颓废了,自己主动寻死了。
老实说,我是不建议25岁以下的年轻人或是没有辨别能力的人来看这本书。《失乐园》打着鼓吹爱,写的不是健康的爱。正在看文章的你,失恋了,或是心情低落了,建议你好好地休整一下,不要沉迷于颓废的情绪里,关键是给自己希望。当然,我也不希望抱着失落的心情来阅读《失乐园》。
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的话,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