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志语】

古代“圣旨”都是谁写的?这字迹简直比搜狗打出来的还好看

从古至今,中国历朝历代在文学领域造诣深厚的文人墨客多如牛毛,但真正的书法大家都聚集在哪里呢?我想,翰林院是无可争议的大师纵横之地,古代皇帝的诏书大多都都由这里起草和撰写,代表着一个时期最高的文学修为,在李唐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几乎所有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入翰林。那么,翰林院官员的文字功底究竟有多深呢?看看他们帮皇帝写的圣旨你就明白了!(图片来自 IC photo)

古代“圣旨”都是谁写的?这字迹简直比搜狗打出来的还好看

翰林院兴起于唐、宋,是皇帝招揽天下英才的地方,在明清时期达到极盛,民间素有“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说法,进士也只不过是一块敲门砖,翰林院门槛和水准便可见一斑。(图片来自 IC photo)

古代“圣旨”都是谁写的?这字迹简直比搜狗打出来的还好看

图为乾隆年间的圣旨,很明显,这又是由翰林院撰写的。另外,为什么有的圣旨是“诏曰”,有的却是“制曰”呢?诏曰有昭告天下之意,比如说发布了一项新政,有点代表官方的意思。而制曰的意思是皇帝亲自书写,或者内容由皇帝确定的,并且针对固定的人和事时,使用制曰。(图片来自 IC photo)

古代“圣旨”都是谁写的?这字迹简直比搜狗打出来的还好看

翰林院的历史文化名人,譬如唐朝时期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宋朝时期的苏轼、欧阳修;明朝时期的宋濂、方孝孺;清朝的曾国藩、李鸿章等,都出自翰林院。图为圣旨背面。(图片来自 IC photo)

古代“圣旨”都是谁写的?这字迹简直比搜狗打出来的还好看

图为雍正皇帝颁发的圣旨,现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文物。如果不是在博物馆看到,许多人大概都会认为这张圣旨是假货,这难道不是搜狗打出来然后印刷上去的吗?这字迹简直比搜狗打出来的还好看。但事实上,这是真的,我们只需要稍微联系一下古代考上进士的难度,以及“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院”的制度,便不难理解作者这种硬书法的功底。(图片来自 IC photo)

图片发自简书App

30/42/36/48/22/08/02/14/4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