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于悦读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就是大家熟悉的一万小时定律,这个观点已被大部分认可。然而,我们是否对它存有误解?
很多人正在为10000小时的训练而努力,也有些人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没有完成10000小时的努力。
罗振宇老师在“罗辑思维”中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即使你花了10000小时可能也没用,因为思维方式、周围环境、境界等因素,比下笨功夫更重要。
难道是10000小时的定律出错了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
01
首先,我们来解析格拉德威尔的观点。他在《异类》中不仅谈到了10000小时努力的重要性,还谈到了成功的其他必要因素,即智商、运气和家庭环境。
〈1〉格拉德威尔认为,如果智商低于120就很难成功,而高于这个值之后,智商的作用并不明显。
例如,2015年,全社会都在批评“上清华靠智商论”,因为这违反了我们所倡导的“勤能补拙”的价值观。但是,勤能补拙并没有科学依据。
〈2〉格拉德威尔第二个观点认为,运气或者时代大环境对成功很重要。盖茨、乔布斯等就很幸运地赶上了信息时代,一跃成为商业领头人。
〈3〉第三个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家庭和生活环境。
我们都知道,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身体和心智上的成长,能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的潜力。
这也造成了许多高学历人才跻身到一线城市打拼、定居。平心而论,我们都渴望给子女一个好的起点。
然而,教育是一辈子的事。父母的见识是孩子最重要的起跑线。
02
有人简单的认为,自己天赋不错,在一个领域做够10000小时后就一定能出类拔萃,那就错得很离谱了。
10000小时的努力只不过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远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这10000小时不仅要花,还要看怎么花?
在此我们要注意避开4个误区。
〈1〉有些人的10000小时都是在从事低层次的重复,这类情况在工作或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比如,在中学学习数学,不断重复做容易的题,考试成绩是永远上不去的。
有人认为互联网比较热门,就学了一点点编程的技巧,也能挣到还不错的工资,于是便守着这点技能每天在低水平地重复。
〈2〉误区二:习惯性失败
有些人与上述情况相反,他们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还脸皮很薄,也不好意思请教。
他们一直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
这类人常常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10000小时,但是不见效果。
〈3〉一个人内涵越宽,外延就会越窄。
很多人就是是如此,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
〈4〉我认为这是极重要的一点
10000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复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
很多人读书就是狗熊掰棒子式的,做了一堆题,相互关系没有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一道题就不会做了。
因此,花了不少时间,成绩却一直上不去。
在工作中,有些人也是如此。
03
那么,如何有效地通过10000小时,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呢?
既然我们要花10000小时来提高专业水平,就是为了精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也就是愿景。
有了愿景,再设置阶段性的目标,以便成功实现愿景。
其次,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这样做不仅使我们进步快,而且眼界、气度都会比常人高出很多。
最后,凡事做记录,这样就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做任何职业,都会遇到一些难题,解决了这些难题,我们就进步了。
此时,我们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以为自己能记住,实际上很快就忘记了,等到下次再遇到同一个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
凡事做记录可以让我们避免上述尴尬,而我们在做记录的过程中,又思考了一遍,进步得会更快。
牛顿曾说过,自然界喜欢简单性。而在工作中,有效的方法也常常是简单的。
好了,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对10000小时的努力,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哟~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