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会不会大声吼叫,被气得胃疼,头疼?你宁愿晚点回家,都不愿坐在孩子旁边辅导作业,你害怕你这暴脾气一发不可收拾?
你应该放低期待、学会示弱、换位思考重建亲子关系。
晚上9:00前,是你们亲子的时间,却是我的工作时间。
当你们都躺在被窝和孩子读绘本,看电视,或刷抖音时,我在和班上的一位父亲聊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爸爸双臂环胸,眉头紧锁,谈及了夫妻教育的不一致和辅导写作业的揪心。
我深深感受爸爸的无力和孩子的不容易。那种被掐着脖子不能呼吸的窒息感,无法言语。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亲子关系,是什么让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远?
不是作业成绩,是父母接纳不了孩子变“坏”而已。
最近B同学成绩下降,语数降到70几分,妈妈花了一天时间找课外铺导班补语文。
爸爸出差在外,因为忙,管孩子的时间少。
妈妈既要工作,又要辅导学习,情绪经常失控,会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不去死”,“你怎么连这道题都不会”。
......
我惊讶之余,根本没有想到平时那么外向,看起来性格好的妈妈,会在孩子面前脱口而出如此的暴力语言。
孩子被“吼”惯了,被“打击”惯了,会通过语言和行为获得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俗称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说,我就这样了,怎么努力都不行了。
孩子会逃避,会渐渐失去责任感。
要帮助习得性无助的孩子,父母需要花费200%以上的精力。习得性无助的孩子不要放弃,是可以重新回来的。但是,对于父母的整体感觉是“你退一步,孩子走一步”。你会非常辛苦,任你怎么劝说,油盐不进,就是没有执行力。
如何解决?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孩子擅长的方面入手,降低标准,随时加大难度。
可能很多父母会笑,会说:我也知道要培养自信,我都是这么夸他的:“你今天60分,这次考了70分,有进步”,但还是不行。
自信是怎么来的?
自信一定是从成功中获得的。如果孩子某一门学科学得吃力,我们要帮助孩子获得自信感。
如果孩子数学不太好,所在年级阶段的内容不会,千万不要去刷卷子,要去把书上的例题反复加强,理解,再出同类的题目给孩子做。如此反复,才能打通基础。
当孩子慢慢掌握了要领后,再逐步加强难度。
放低期待,才能重新构建亲子关系
放低期待,学会换位思考,重新构建亲子关系。
放低期待是让孩子的水平触及到目标找到成就感,换位思考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孩子的情绪,只有双方相互理解,关系才得以生存。
很多父母在辅导写作业时,“高、大”的声音和“丑”的表情,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再加上一些暴力语言,孩子会逐步积累负面情绪,会变得胆小和自卑。
孩子不是不能接受你教他,而是不能接受你“高、大、丑”的态度。当你陷入在“高、大、丑”的声音和表情时,孩子会自动关闭听觉。即使你说得再对,孩子看似听了,其实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声音大、面部表情丑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把利剑,我们应该从正面表达需求。
“这道题做了很长时间还是不会,到底是哪一步不理解?”
“没关系,再来!”
“你看,你弄懂了,真为你感到开心,现在感受是不是好多了?”
可能你又会说,你根本不懂我的难处,辅导4年级孩子3位数的除法要半个月,拼音要1个月,生字词怎么都不会,别在这里说风凉话。
万事皆有“源头”。
孩子不会拼音,数学难度增加,父母又不懂学生心理发展,凭着经验去教,有可能方法教的还是错的。
我们经常会自认为很好,却忽略了你当年的教学方法早就不管用了,你拿你具备了十几年的能力跟一个孩子比,说他笨,我觉得,大家要思考下,到底是谁笨的问题。
不要一种经验用几十年,思维认知需要改变。
很多父母总会说:我当年也是这么学过来的,不也挺好吗?
80年年代和现在的22年相比,太多的信息化,资源和信息,时代背景不允许对比。当年孩子可以自己回家,因为马路上车不多。可以刷题,考取好的学校,现在不一定靠刷题就能考取好的学校。
未来的竞争力是学习力、自控力、记忆力、内动力、专注力和思维力。我们用80年代的方式去辅导10后的孩子,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认知产生思想变化,思想变化产生行为变化,行为变化产生语言变化,语言变化产生亲子关系变化。
被气得胃疼,潜意识是你不能接受自己,你不允许有“失败的作品”的出现。还有更深层次原来是,你已经没有能量引导孩子学习,你通过欺负弱小来满足内心的愧疚感!
“被气到”不关别人的事,是自己没有事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