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在简书日更已经110天了,从开始只想写自己的感受随意挥洒笔墨,到如今开始关注读者的想法字字斟酌,只能感叹写作是个瘾啊,但我甘之如饴。
最近看了不少写作的相关书籍,每每看到精彩处都忍不住连连点头,感慨写好文章真的有大学问呀!
读了五本有余,今天特别推荐一本书《超文章法》,明明是教写作套路的干货文,却偏偏写的那么幽默生动,从开启书页的那一刻,认知不断被刷新。
今天和大家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观察电影院的票房,像《魔戒》、《哈利波特》这类的冒险故事通常都很卖座,如果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吸引大批人观看,想想就很让人振奋啊。
不要着急,先来分析一下,这些冒险电影吸引人的点在哪里。本书的作者通过观察这些电影,发现了他们之间相同的套路。冒险类电影都含有五大要素:
【1】故事都是从主人公离开故乡去旅行开始的。《魔戒》中主人公口就是从和平的霍比特村出发的。
【2】有伙伴的加入。不用说啦,《魔戒》的第一部就叫《旅途中的伙伴》,西游记师徒四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3】有敌人的出现。《魔戒》就是主人公和小伙伴一边走一边打怪的斗争之旅。西游记一路的妖怪,不论是神仙无意走失的,还是自立山头的,都要来折腾一下,要不情节该多单调呀。
【4】最终都会爆发战争。善良与邪恶终有一战,《魔戒》中就是最后的魔界大战啦。然后英雄的品质得到凸显,善良最终战胜邪恶,观众也获得内心的满足:打了这么久,我们家英雄不愧为审批主角光环的人儿。
【5】回到故乡。大战后英雄一般都会收到挽留,但是结局通常就是主人公潇洒回家的身影,一抹圣光打下,观众内心又不免感动一场。
就这样,观众口口相传,一茬接一茬的来观看,口碑收视双丰收。可是仔细想一下,主人公为什么好好的一定要踏上旅途了,如果有人邀请我:来吧,我们一起拯救世界吧。我肯定选择蒙上被子接着睡觉。
还有主人公为什么不留在那个神圣的地方,坏人都没了,有钱有声望的生活都不要,很傻呀,还偏要回到单调的故乡。
最后就是怎么主角在哪,妖怪就去哪呢。其实很多恶人行动的动机都经不起仔细推敲。
其实,疑虑所在的地方就是冒险之旅吸引人的地方,联系到我们的文章,没人看,没人点赞,那肯定是我们套路不对,对照冒险故事梳理一下。
【1】为何一定要去旅行?
很简单,在家乡有了怪物那也太头疼了吧。提到家乡,人们的第一感受肯定是夕阳西下,烧火做饭之类的场景,很乏味,也缺少成就感,自然无法吸引他人的眼光,所以,英雄一定要走出去。
离开家乡就是新征程的开始,意味着有意思的事情即将发生。放到我们的写文中也一样,如果写一些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那和家乡的场景是一样的,同样旅游,我们不一定要写攻略,还可以是代购的思考,或者由风景引申的故事,换个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意外收获哟。
【2】为何一定要回到故乡?
冒险故事有趣很好,但更好的是有意义。想想英雄经历重重险境拯救了大家,但我不为荣誉和金钱诱惑,毅然功成身退,是不是瞬间形象高大,没有哪里比家里好,这种觉悟,这种高度的提升,也是吸引力的关键。
我们的写文也是,如果只是写写理论,而无法让读者能用到生活中,大家怎么会真的喜欢点赞呢。毕竟,有用的文章才是有意义的。最好的阅读体验是,当读者读完文章后,他与读文章前不论是心理或者行动,总会发生一丝变化。这种文章就是成功啦。
【3】为什么需要坏人?
坏人的存在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凸显正义的一方,这就是“对立概念”。就像如果没经历过雾霾,怎么能感受蓝天的美好。没有经历过饥荒,怎么能知道一粒米的珍贵,有比较才能显示出优秀。
除此之外,如果没有对立,故事也会很乏味。想想西游记师徒四人一路畅通无阻到达西天,那要不就是半小时完结,如果真的演到七八十集,那观众肯定纷纷逃跑了。
因此写文,如果想让人印象深刻,那最好有一个靶子,把之前的观念或社会的一般论点拿出来,然后对照着写出自己的想法,话题越颠覆人们的过往观念越有效果。(当然,前提三观需正)
好啦,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就是通过英雄冒险故事的套路来理解写作的技巧:立意要新、要有实际用途、要有冲突。只要用心,一定可以得到提升。
我是张严心,如果你对文章感兴趣,推荐大家去看《超文章法》这本书,相信你也会有所收获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