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清书_的《暗黑五帝史》前,我恰好读了《易中天品三国》的前五部,写过前三部的读书笔记,都自娱自乐地收在我的文集《老猫读书》里,时间差不多和《暗黑五帝史》所写历史的时间相吻合;另外我读蒋胜男的《历史的模样》夏商周的部分,大致也与此书的历史断代时间相似。
大概是习惯了各种不同史观,所以本小白对于纷纷扰扰的历史观点都并不排斥,反而很乐见不同史观的出现。
三皇五帝一直是上古极具神秘色彩又在某些史籍中被描述成令人向往的美丽传说时代,然而三皇和五帝分别都是谁,史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易中天对此的观点是三皇也好五帝也罢都是中国人凑数习惯带来的,什么三皇五帝三王五霸都是人们为了解释历史制造出的人为的三五成群的归属感。《暗黑五帝史》则采信了《史记》的说法,当然这也是最传统的观点: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本小白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正是用这一观点的。
毕竟是传说时代,除了考古以外,没有文字记载,所以这段历史全凭传说和对传说的解释。
这种对传说的解释至少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用于史学研究。所以只要写到这段传说时代的历史,必然会有作者的猜测与解释。例如最美丽的鲧和禹治水的传说,蒋胜男《历史的模样》中的猜测是鲧其实是一个治水天才,舜怕他这个部族威胁到他于是还没等鲧对更大的1000年一遇的大水灾想出治理的办法时就被杀死了;对禹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的猜测是因为舜是阴险地准备让禹在治水中出点什么状况以便办了他,这是一个斩草除根的法子,所以逼得禹不得不兢兢业业不出半点错,更不敢在工作态度上有所懈怠;而《暗黑五帝史》则是这样猜测的:
大禹年幼时就随着父亲治水,他对于父亲治水的方法一直不是很赞同。后来父亲死后,他知道是舜帝将父亲杀死的,在尧帝和舜帝面前,他对于父亲的死一直都表现的很淡然。这一点让尧帝对他比较喜欢,所以尧帝把大禹放在自己身边,让他和其他的人一起等候启用。
当然,尧帝也有私心,他觉得把鲧的后代大禹放在身边,是对舜的一种牵制。可是他又担心大禹会成为一个新的威胁,所以又一直不重用他。
舜帝掌权后,大禹更是被雪藏,因为舜帝不可能将和自己有杀父之仇的人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可是在洪水泛滥得越来越厉害后,他也只能放下对大禹的忌惮,任命大禹去治水。
易中天则和本小白一样,哈哈一笑,说这些事情是历史上有人这么说有人那么说,都有些道理,你们自己选择性相信吧!
《暗黑五帝史》中有很多让人大开脑洞的史学猜测,加上语言比较油滑——恩,本小白比较喜欢油滑一点的文风,这词绝对不是贬义——可读性非常强。小白觉得,本书里最流逼的解释是对四大丑女之首——嫫母的猜测。
小白其实一直认定嫫母是丑女的,读了《暗黑五帝史》,小白还是觉得她没变漂亮了,哈哈。据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黄帝一共立了四妃,元妃嫘祖(西陵氏),另外三个分别是方雷氏(也叫女节)、彤鱼氏和嫫母,其中特意注明嫫母“班在三人之下”,意思是她排名最后,地位比那三个女人都低。之所以后来能持大事,管理后宫,原因估计是能生。史家分析:黄帝元妃嫘祖生育玄嚣和昌意。次妃方雷氏生了青阳,彤鱼氏生了夷鼓。黄帝共有二十五子(也有说三十五子),那么黄帝剩下来的后代应该都是嫫母的功劳了。
但《暗黑五帝史》给出了这么一个猜测,其实也满有道理的——
在以后的调解部落之间的争斗时,嫫母巾帼不让须眉,从不离黄帝左右,多次随着他出兵。但是在出征的时候,她在战场上喜欢戴着他们部落的面具,再加上她是个阳光女孩,换句话说,就是打起仗来比较凶悍,所以很多人都以为黄帝这个要娶的老婆,是个彪悍的丑八怪。……黄帝听从了嫫母的话,郑重宣布他要迎娶嫫母,他当着众人的面说道:“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方真贤也”。……黄帝娶嫫母为妻后,炎黄部落联盟的人们,看到自己非常敬仰的黄帝,他并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都对黄帝更加崇拜了。在黄帝的感召下,部落之间的抢婚事件,就一天天减少了。自此美女们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出门了,但是嫫母却由此被列为中国四大丑女之首。
上古的历史,有趣就有趣在你可以尽情地根据已经有的各种传说给出各种解释和猜测。
有什么能比读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无厘头传说,灵光一现地说:“啊!——原来,商的始祖契出生时还是在母系氏族时代啊!”那样有成就感呢?
如果你不会猜,没关系,你也可以读读清书_在《暗黑五帝史》里的猜测——放心,这本书比一般的历史书都不严肃,故事很臆想当然也很生动,就算你不信,也可以给你带来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