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决定和影响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例如:
心智模式一:人生里的任何事,都可以得到成功快乐,同时过程可以做的轻松满足。
思维模式一:(遇到困难时,做得很辛苦时)这件事情我怎样才可以做到高效轻松满足成功?还有没有更好的一些方法?我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我需要改善哪些行为?我可以利用哪些资源?
行为模式一:行动,寻找方法,发掘资源,提升能力。
心智模式二:有意义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得很辛苦、做得很艰难。
思维模式二:(事情做得很辛苦很艰难时)人常说:“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不辛苦、不艰难就没有意义、不重要了,不辛苦、不艰难怎么能成大事?加油,咬咬牙,坚持住,我一定会成功的。哦耶✌!
行为模式二:重复无效的做法,日复一日的疲惫,月复一月的艰难,年复一年的辛苦。
不去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模式,不允许自己考虑无须辛苦,可以更轻松更有满足感的不同做法,不去思考自己的思考。
此时的心智模式就如同紧箍咒,封锁住了很多的可能性。
人在做事情的时候,由于心智模式(信念)、思维模式、能力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因此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一些沟坎,会觉得比较辛苦艰难。这时,要警惕心智模式二所造成的麻木不仁忍气吞声,要去反思并寻找可以提升改善之处。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苦”。
实际上,类似吃苦才能成功之类的说法并不少,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比如王国维的三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们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类似的:吃苦是成大事或成功的必要条件必经之路。“要练此功,必先自宫”。要想成功,必要吃苦,必要经受磨砺。
真的吗?
如果说,所谓的苦是指要下苦功夫,大功夫,下大力气,是要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是在强大意愿的加持下长时间的专注聚焦,是一万小时定律的话,这也许是个不二法则。但这也远远不够,苦干之外,还要有巧干。否则,方法不对,越干越累。结果很可能半途而废。
如果所谓的苦,指的是痛苦不堪,心里备受折磨的话。这种意义上的苦,短期之内,或许可以承受得了。长期持续,千难万难。心理上的痛苦实际上是个防护机制,在保护你不再继续去做那些让你痛苦让你受伤害的事情,在提醒你要转换方向转换焦点。让你长期痛苦的事情,你会因为不堪痛苦而逃离之。所以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如果是让你甘之若饴的事情,那把你生拉硬拽拽走,你都会重新回头。这些不需要谈什么坚持,你会自然而然不由自主情不自禁轻车熟路地自投罗网,沉醉其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宁愿把那些吃苦之类的话,看作是遭遇暂时的挫折困难时的鼓励激励打气,让自己坚持下去。它不是让你傻傻愣愣坚持继续苦逼下去,如果这样,那你以后所流的血汗和泪水就是你今天脑袋里所进的水。要坚持的未必是方法、做法,也许更应该是目标。目标不变,寻找更有效的方法,那些不让你觉得痛苦不堪的办法。甚至于要重新检视目标,要全盘检视。
因此,当一件事情你做得很艰难、很辛苦之时,重要的是,不再在固有的心智模式影响下傻傻地坚持那些让自己痛苦不堪的做法,同时用它来做心理按摩。而是要重新检视你的心智模式思维模式,检视你的能力方法,甚至重新检视你的目标设置。谢春霖认为,当我们未能达成目标时,要用透析三棱镜法进行检视,包括:校准目标、重构方法、消除变量。当然,背后隐含着的前提是:检视和改变心智模式(吃苦才能赢)、思维模式。倘若这个没有发生,也就谈不上利用透析三棱镜去做改变了。这样才可以做到善学善思,善做善成。
要记住,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神经病的:坚持采用同样的做法,却妄想有不一样的结果。
朱熹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还说,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是寻找到有效方法深刻领悟之后的快乐幸福、怡然自得,进而推动他继续努力继续投入。
我们再来看一下“乐”。
北宋二程(程颢和程颐)拜周敦颐为师,周敦颐留给了他们兄弟俩一个终身作业:寻找孔子和颜回的快乐之处。王阳明也曾说“乐是心之本体”。这个“乐”字为古来圣贤所重视。
王阳明的学生、泰州学派的开创者王艮《乐学歌》则这样说: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
乐是学,学是乐。
於乎!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乐学,学乐,快乐地学习,轻松地学习,有效地学习。这是心灵深处绽放出来的快乐之花。注意,这和认真专注投入、勤奋努力学习并不矛盾,并且,这是在学习中产生心流、获得幸福感满足感的前提条件。做事也是如此。
乐是心之本体,人心本自乐。所谓的“苦”是因良知之心受私欲遮蔽束缚而生。
因此要“致良知”。而后本体之真乐便能绽放阳光,温暖身心,穿透雾霾(私欲),驱散阴影(痛苦烦恼恐惧忧愁)。
查理·卓别林有一首诗《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良知”及“本体之真乐”。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真实“。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懂得,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
是多么的无礼,
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尊重”。
当我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如今,我称之为“成熟”。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才明白,我其实一直都在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
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静。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自信”。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
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
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
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单纯”。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开始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
不论是饮食和人物,还是事情和环境,
我远离一切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
从前我把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这是“自爱”。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不再继续沉溺于过去,
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
现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发生的当下,
今天,我活在此时此地,
如此日复一日。这就叫“完美”。
我们无须再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矛盾和问题,
因为即使星星有时也会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
今天我明白,这就是“生命”!
且记住:生我在天,乐我由心。敬业乐业,喜乐人生。
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