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那年,我有幸来到了一家创业型的单位上班。遇见了我的老板。
初见,她给我的感觉很亲切,有点像我的一个好朋友。而她对我隐藏了身份,只说她是医生,我的同事。这里就称呼她为小丽吧。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我的职业生涯第一份工作居然是以口腔护士开始的,而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便开始了我为期一年的工作,我明白了以下几点:
信任,一切的前提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面前有许多选择,是去创业型单位还是已经稳定的小公司,或者大公司,很多人都想去大公司。
但是各种原因进不去,又想找自己心仪的工作,这时候,会觉得创业公司门槛低,学的东西多,当然上升空间也大。
当你进了创业公司之后,你会发现,有的创业公司就是坑,坑你没商量。而有的确实可以锻炼人。
当初说好的五险一金,国家法定节假日,学习机会,加班薪水,统统扯淡,现实就是一切都是忽悠你,跟你谈情怀,理想,画饼,物质一分不给。
节假日没有,经常加班无薪水。(一家企业,领导都不讲诚信,天天画饼,说的从来不实现,失了信任注定不长久)
1.创业公司,一人当多人用。什么都要会一点,但不需要精
我们单位就是,按标配应该是1:1的比例配医生护士,前台,护士长必备,然而并没有。结局就是我一个护士,又当清洁阿姨又前台又收银又护士,看上去全能,一年下来啥都不精,上不了台面但都懂点皮毛。
如果,时间一长,要么我就一年经验当N年用,失了竞争力,要么便是一直做现在的工作下去。人总是容易成惰性的,你一安逸,就不会想着努力,也就容易被淘汰。
2.谈钱的才是好老板,谈情怀各种忽悠的一个字“bye”
创业公司都喜欢和你画饼,天天忽悠人,群体(刚毕业的、工作一俩年、诚实没吃过亏的),我老板曾经和我说,你努力干,我好了你也会好的。到时,罗马,巴黎,泰国随便去。
给你加薪,你就是领导了,有阵子我居然傻啦吧唧的相信了,拼命干,撸起袖子把单位当自己家,上班第一个到,下班最后一个走,陪老板春夏秋冬去发传单各种推广,想着提高业绩。
然而,业绩好了,我的工资依然还是一成不变,以至于后来的员工工资都比我这个“老人”高。
3.了解这个行业它的发展空间,专业技能与之相关技能,推断增值潜力
创业公司,有一点好处就是缺人。当你足够取得领导信任,你就会被委派更多的任务。
这时候,你会遇见很多行业的人,你也可以观察,参加行业交流会,参加业内的一些相关培训,然后找出这个行业最牛的人,判断他取得的成绩,再看相关招聘信息,工作经验,技能,看自己是否达标,达标之后,招聘给出的待遇如何,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它的薪水,岗位职能,你就会知道现在这个行业就业前景。
4.本职工作做好之后,尝试去了解公司的运营模式,规模,用人体制,产品核心
创业公司,因为刚刚处于运作,对于想要创业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比如,你想开服装店,咖啡店那就去相应的创业单位工作。学习它的运营模式,拿咖啡店举例吧。
一家店首先是产品,如何选择,咖啡品种很多,然后就是咖啡制作,咖啡的进货渠道,咖啡的配料,机器,这些都有了。那么人员呢,人员招聘成功后怎么管理,店铺开张后怎么宣传运作,盈利模式等等,这家店的主打产品是什么,卖点等等
5.学会谈判,与人沟通
我的老板最擅长的便是沟通,死的可以说成活的,而且说得能够让人家有共鸣。她的秘诀是:走心,换位思考。
其实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沟通确实很重要,当然你会沟通但是不会谈判也是浪费。尤其做生意,你若是会谈判,你的很多麻烦可以减少,比如工作中员工管理可以事半功倍,和厂家谈判可以争取更多的利益,能够留住好的员工,对于客户,会谈判你可以很轻松拿下单子。
我老板和员工谈判则是许诺各种福利,你要什么她许诺,或者强压或者苦情戏,鸡汤,画饼,讲自己多么多么苦,创业不容易,博同情,然后利用员工心软留住人。不管怎样,她的目的达到了。
然后和客户谈判,老人先是上来套近乎,各种聊,聊子女聊工作,聊孙子孙女,聊着对方会把自己的一些情况透露给你,接着她就选择适当产品。
对于年轻人,就是捧,满足你的各种虚荣或者夸你,赞美你,让你觉得被尊重,你是很有成就的,对于小孩,则是各种温柔,哄小孩。对于厂家,很强势,哪怕再想要也装作不想要的样子,最后让对方以为你是勉为其难答应,最后获得试用品,样品,价格成本比别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