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信息金融业模式。
目前常见的主流发展模式
目前常见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为: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金融信息中介
众筹:大家比较熟知的,如医疗众筹,科技众筹,股权众筹...
P2P网贷:即点对点的个人借贷,如陆金所,宜人贷,PPmoney等
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支付等
消费金融: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任性付等
数字货币:比特币,区块链等
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风控,大数据反欺诈
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
消费金融的属性
消费金融业务主要围绕着消费、金融、场景三重属性开展。
消费:资金用途必须为消费,与现金贷不同。主要用于个人消费的各种贷款。
金融: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纯信用贷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无抵押,无担保。
场景:基于消费场景,如购物,购车,旅游,住房,美容等。
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式
购买关系:商家与消费者之间
借贷关系: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
资金关系: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金融机构与商家之间。
循环授信
循环授信:一次授信,多次使用。金融机构基于对消费者个人的信任,包括购买能力,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的信任,给予消费者特定的信用额度,使之在购买时可用额度进行支付(代替现金支付)。额度可循环使用,支付时减少,还款后增加。
商品贷
循环授信的商品贷整体业务模式共五个步骤:
(1)授信申请
(2)信审
(3)用信支付
(4)资金结算
(5)用户还款
(1)授信申请
授信申请一般分为白名单与非白名单两种模式。
白名单属于优质用户,这部分用户无需进行授信申请,一般都是拥有数据优势的公司,通过征信机构和风控中心主动筛选出名单,并将这部分白名单提供给金融机构,采用邀约制,主动授予额度给消费者。
非白名单模式,是消费者不属于白名单之中,部分机构开放申请,通过提交个人资料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通过第三方征信机构查询,返回对应的征信报告,进行信审后,从而判断是否授予额度。
(2)信审(非白名单)
信审的核心目的是审核用户资料的真实性,信用状况,评估还款能力及欺诈风险,存在自动审批与人工审批。
自动: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风控指标与风控引擎,将用户申请资料作为输入,经过风控引擎后输出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批是否通过。
人工:以风控政策及信审制度为基础,结合信审人员经验,对用户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审批是否通过。
自动 + 人工:基于风控引擎,确认通过后,结合信审人员再次评估,确定审批是否通过。
(3)用信支付
用户使用已获得的额度进行支付。额度支付依赖于互联网技术,主要集中在网上商城(白条,花呗,任性付),部分已覆盖线下消费场景(京东闪付)。
(4)资金结算
商品贷模式下,一般采用受托支付,即贷款资金不会直接给到消费者,而是由金融机构基于订单交易数据,定期结算给商家,确保了资金的用途。
(5)用户还款
用户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同时,金融机构将产生对应的借据及还款计划,用户需按还款日分期给金融机构支付还款金额。
还款一般包括两种方式:主动还款 & 委托金融机构自动代扣
现金贷
现金贷与商品贷异同点:
相同:授信与信审流程相同,资料与信审指标和审核标准略有差异。现金贷相对较严格一些。
差异:1)现金贷,无用信支付,线上直接体现,无商家参与;
2)现金贷,资金用途不受限。
PS:以上来自《消费金融产品设计》的学习笔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