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年了。或许一年年过的,年味已经少了很多,我们甚至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长假,吃吃睡睡。但是毕竟是过年,毕竟是那么注重饮食的中华儿女,特殊的日子里肯定又在大张旗鼓地准备年夜饭,准备正月里招待亲朋好友。在我们江南小城里呢,过年了就会精心准备这些小吃,吃着这些才能吃出年味。
芋饺
我在朋友圈上传了大年三十我们娘三个一起包的芋饺,这些三个角露着肚皮赘肉的小可爱们受到了很多的关注,来自四面摆放的好友们都留言,说这是什么呀,好可爱哦。还有很多有着强迫症的小伙伴们都表示即使隔着屏幕,也想伸过手来把开着口的饺子给合上。
每年过年的时候,妈妈都会煮一些芋头,带皮煮,煮熟了之后去皮。另一边,将成小碎块的红薯粉用擀面杖压碎,然后和芋头和在一起,全程不加水。芋饺偏小,即使内馅全是猪肉也不会太油腻。猪肉剁碎之后,通畅会加盐,生抽和黄酒调味。我妈妈一直喜欢把开口留出那么大的缝,因为煮汤的时候这样的芋饺不仅更容易熟,而且内馅的肉汤可以使得汤更鲜。
我们一般将芋饺和时鲜的青菜煮汤,又芋头本身带有润滑的口感,芋头加上红薯粉,面皮会更有韧劲,就连小孩老人也很好消化,是我们几乎过年每顿必吃。
饺子
饺子,相对而言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最闪亮的招牌,全世界华人都吃,只不过每个地方吃饺子的风俗和习惯不同,比如北方会在冬至那天都会吃饺子,说是吃了饺子就不会冻着耳朵。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班级活动就是包饺子,让我这个南方人感受了一下北方的饺子。北方的饺子皮都是自己和面擀的,而我们家从来都是上街去作坊里买了饺子皮和肉回来,然后剁好肉调好料包饺子。
我对饺子充满着好感,我小学毕业升初中的时候,下午升学考排名,事关我和爸爸的约定——考到前五名就让我花钱去读实验班,上午我和妈妈在家里包饺子当做午饭。结果成绩出来了,我是年级第一,良好的开端,成功也一直延续,初中三年都是名列前茅。从那次开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大考前的周末都会在家里包饺子吃蒸饺。上了大学再到现在,在家的日子不多,很少包饺子了,但是在过年还是维持着这个习惯。过年的饺子,比较特别的是可以在饺子里面加入时鲜的荠菜。这个时候的荠菜,不是从菜市场买的撒籽种起来的,而是专程去采摘的野菜,味道特别的鲜。
将猪肉、荠菜、海鲜菇等剁碎之后,加点食盐、生抽调味,再加上绍兴黄酒,饺子馅异常地香。
馄饨
看着这么薄皮的馄饨,你也猜到了,这个皮不是我们自己擀的,对的,和饺子皮一同从作坊里买的。在上海有很多本地的小馄饨,我都被这个名字吸引,然后失望而归,因为不够小,这都是有对照物的,对照物就是家里正宗的小馄饨,我们也叫汤包。
我们家里包的稍微肉馅还多一点,样子死板一点。去专门小吃店吃,肉馅都是用一根竹签挑的,姿态更加丰富,在汤里沉浮的时候更加飘逸,配上紫菜、葱花、榨菜丁之后更是鲜美。值得一提的是,在家自己煮小馄饨总是煮不出小吃店的味道,因为小馄饨皮薄容易熟,在家里自己做的时候很容易就煮过头,最后皮都凝在一起,口感就不是那么好了。
过年的时候,因为要买食材包饺子,就会顺便买小馄饨的食材。在春节这种吃来吃去的时节,在家早饭吃碗小馄饨,就不会那么的积食了。
在小城的街头巷尾,一碗小馄饨加一笼豆腐小笼包就是标配的早餐。
皮卷
皮卷也是我们小城最特色的年味套餐之一。豆腐皮相当于煮豆浆的最上面一层,营养丰富,口感比腐竹更有韧劲;内馅和饺子的差不多,按照个人喜好来。如上图,放好内馅,就紧紧地卷起来。做好之后,先在大蒸笼里蒸熟,可以储藏好几天。等到要吃的时候,切开七八公分长短,和黑木耳、鸡蛋糕、菌菇等做成一碗小炒,也是我们招待亲友的必备佳肴。嗯,这也是结婚、乔迁喜宴的必备菜品。
鸡汁羹
每年腊月廿八,我们会水煮一只鸭或者鹅,用来祭祀。这之后,煮鸭或者鹅会留下鸭汁。如果记得某品牌鸡精的广告词就会知道他们试图让我们相信这是由鸡汁熬制,这侧面反映出鸡汁/鸭汁/鹅汁的鲜美,而我们的这锅羹就是以这种汁为汤底,加适量水,然后加上淀粉(红薯粉,使得更为粘稠,有了羹的特色),内脂豆腐、青菜、榨面碎(小城特色)、年糕条(小城特色)等等,有时候还会放入鸡鸭鹅的内脏,一听这些食材,就知道这锅羹有多么诱人。
糟肉
刚刚还说祭祀用的汤汁已经有很大的用处,那做出的肉除了做特色的白斩鸡(鸭/鹅),我们就会用来做糟肉。肉,除了鸡鸭鹅,还会选择猪肉、肥肠等等;糟,就是酒糟,则是这道菜的精品,小城本来就生产米酒,酒糟就是生产米酒的副产物,有着米酒的甘甜醇香。把肉煮熟切块用盐抹一遍,包在干净的纱布中,再用新鲜的酒糟包住,放在密封的瓶瓶罐罐之中,隔几日就可以拿出来切片作为冷盘享用,肉和酒糟的味道交融在舌尖。
如果你馋的话,欢迎在年前年味来到我们的小城,让舌尖过过年,品品这年味套餐。
今天就是元宵节,概念里过了元宵才是把年算是过完了。这个时候,写写年味套餐,也还算是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