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常灵魂拷问:为什么我自己列的to dos却总是很难开始行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打开了我的待办清单,发现它长下面这个样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๑•́ ₃ •̀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是我试着用行为分析模型去寻找“我为什么难以行动”的原因,找到了这么几条。以第一个任务 {补完圈外课程笔记的思维导图} 为例:
1-知的层面:写的含糊不清,我并不真的清楚“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要在【什么时间】完成、达到【怎样的标准】”
why:帮助自己梳理课程逻辑?发布给别人参考?…
when:一周内?每次1h?…
what:用可编辑的xmind文件or 截图?详细or简略?…
2-愿的层面:任务看起来太【多】了/太【难】了,我害怕自己无法完成而陷入更深的自我批评中,因此不愿意去做。
看似短短一句,其实L1加上赠课一共有16、7门,是很大的任务量,让我心生退意一拖再拖
而且只写了要耗费精力时间完成的,而没有写相应的休息点或者回报,让我觉得自己被当成了“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因此没有激励感。
3-能的层面:我列的任务量超过了我可以支配的时间/精力/体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ง •̀_•́)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问题找到了,那要怎么办呢?我尝试了许多办法,下面我找到并测试过的【实用小技巧】
1-愿的层面:
a)开启新任务时~用“我选择做…是因为我需要/我看重…”的句式,从自身需求出发挖掘动机。
把“(我不得不)像其他人一样完成每门课的思维导图”改为
“(我选择)为学习的课程制作思维导图,因为我需要借助它们快速回忆和检索所学,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b)重启暂停任务时~可以标上“完成进度80%”,让我们再次启动时感到“乘胜追击的兴奋”而不是“从头来过的恐惧”
2-知的层面:
a)轻松迈进的行动指南~用五岁的孩子看到都能明白的语言,步步拆解Goal--Task--Action guide
️***note: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拆解的每步最好不要超过2个专注时间段(番茄钟),否则还是容易无从下手。
这个任务在我待办箱里躺了十几天,直到我把任务说明改为:
1在原康奈尔表格内增加一栏用于放课程思维导图;2以“一眼即可看清内容”为标准控制层级;3以月课程为单元每天花30min完成…
b)用woop思维(IF… THEN…)把“黑珍珠(需要完成的事)”和“绿宝石(自我承诺的休息/奖赏)”串在同一根绳子上
“当…(我晚饭后出门散步),我就…(打开手机xmind边回忆边输入)”
“当…(我完成当天3门课的导图),我就兑现承诺给自己的…(打一局游戏)”
……
3-能的层面:
只做一件事的勇气:永远优先把头脑和精力花在剩下最重要的那件事上,做完ta然后下一件。
以下是改完的版本,可以看到完成情况改善了很多,且记录里能看到实际与计划的顺序调整,以后做计划更心里有数。
……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期待你的反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