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获得掌控:组织整理
>> 秩序就是自由。
>> 有条理”究竟意味着什么
>> 记住,“有条理”是有明确定义的。有组织、有条理意味着事物各就各位,与它们在你心目中的意义相吻合
>> 把物品的意义跟它的放置地点相匹配,概念虽然简单,却是你把自己的世界打理得井然有序的一个常见的难题。
>> 只要有什么东西没有放在该放的地方,不能在你需要的时候马上找到它,你就不够有条理。
>> 条理的定义也适用于项目、事务和工程,不过对它们来说,放在“合适的地方”也许更加概念化、场景化,而不是指具体的空间位置。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让一次会议举行得井然有序,就必须预先捕捉和处理那些五花八门的相关议题和后勤细节。根据明确以后的结果,确定必须采取的行动,安排日程表、先后步骤和相对优先的事务,并把它纳入整体规划,妥善分配给相关人员具体负责。
>> 意义先于条理
>> 信息必须记录明确的日期,否则很难依据类别或目录进行查询。
>> 要想使一切“条理化”,首先必须明确事务对你的意义,然后再把它归入同类事务。这条原则是通用的,不管你是整理自己的信息和制定提示系统,还是处理一件生活小事,还是经营一家企业。
>> 要想对你身边可能有意义的一切事务进行区别,关键是确定它该归入哪项,是“结果”、“行动”、“酝酿”事项,还是辅助资料、参考资料或垃圾。
>> 更为模糊的事务必须用好的系统性方法和清晰的分类加以管理,归在适当的内容项下。
>> 在保持掌控的多个层面,有一条原则是通用的:你要在把系统分得太粗和太细之间达到适当的平衡
>> 你应该把自己的使命宣言放在哪里呢?哪里都行
>> 就个人而言,列出自己的个人信念或者书面的“个人操守”,效果奇佳。
>> 关注层面
>> 通常,你在这个层面需要提醒自己的事务不到20件,用一个简单的文档把它们逐一列出足矣。
>> 项目
>> 这是生活和工作中侧重日常操作的层面。你要用一个结构来维持这份特殊的清单,它必须能够容纳大量信息。在特定的时刻,大多数人有30~100个项目(按照我的定义,即1个人承诺在1年内要完成的所有必须分步执行的事务)要追踪。
>> 即便你有85件事要做,依然可以把它们列在一张单子上。我这里指的不是计划、具体细节和相关材料,它们都属于“辅助资料”。
>> 项目至少应该每周回顾一次,用一份清单来管理这个1万英尺关注层面的目标
>> 行动
>> 你要追踪的具体行动又可以分成3类:日程表标注的、越早执行越好的和委派他人执行的。它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你觉得实用的类别。大部分人在这个层面要做的事情超过150件,把它们再分成几类比列在一张清单上更容易追踪。
>> 成功实践GTD的关键在于列出方方面面的行动清单,以它为基础决定自己每小时干什么;而不是简单地列出每天的“待办事项”清单,
>> 日程表,具体到确定的日期和时间,日程表应该代表你在一天内要完成的硬性任务
>> 日程表上标注的活动是我首先要关注的;
>> 用日程表记录3类事务效果最好:预约、已经确定日期的活动、当天需要或者想看到的信息。
>> 每天早上,你应该把这两类事务——预约和当天必须处理的其他事务记在日程表上,
>> 日程表标注的第三类事情应该是你必须或者希望在当天看到的信息,
>> 日程表应该只标注这3类内容:预约、已经确定日期的行动和信息。
>> “电话”清单
>> 它列出了你要打的所有电话
>> “电脑”清单
>> “办公室”清单
>> “家”清单
>> 任何地方”清单
>> “外出事宜”清单
>> 这份清单列有你需要“外出”时处理的事情
>> “议事日程”清单
>> 这份清单列有你需要跟一个或几个人交流以后,进一步细分的行动,
>> “阅读/回顾”清单
>> “等待”清单
>> 它包括你所等待的、其他来源的一切事务
>> 只要你掌握了把事务根据其意义加以归类的原则,就可以举一反三,根据需要划分相应的类别。
>> “将来/也许”清单是个临时搁置这类提示的好办法
>> 养成 “每周总结”的习惯
>> 每到周末必会浏览一遍所有可能相关的清单事务,就可以把初步酝酿的这类事务也包括进去。
>> 你可以列一张“最好在我去世前完成”的事务清单,
>> 这件事也许你几个星期前就列在常用的事务清单上了,
>> 日程表上记录的以后要做的事情
>> 辅助资料
>> 尽可能简单,而不是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