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我拍的花是红色的,或者准确点说是粉红色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实际上,这只是太阳光照射到花瓣上,未被吸收的光又被反射到我眼睛的视网膜上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被我认为的粉红色。同样的太阳光,同样的花瓣,反射到狗的视网膜上却又成了灰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花的真实颜色是什么呢?我没“见过”,因为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颜色。颜色仅仅是像我一样的视觉“正常”的人对某种呈现在视网膜的光的一种主观定义,而并非客观事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我们所看到听到闻到感受到的我们认为的世界,不过是客观世界在人脑海中加工后的反映而已,也并非真实客观世界。
啰啰嗦嗦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 人其实是一种靠主观意识活着的动物。外界的人事物,都在经过我们的“加工”后变成了我们主观想象的样子。而我们却自以为是的认为: 世界本就是我们所感知的样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眼见为实的花都不再是粉红色了,这世界还有什么可以不被我们误解呢??
尤其是像我这样日趋不惑的中年人,自以为历尽生活的沧桑,自以为深谙人性的善恶,自以为洞察他人的内心,自以为自己的判断就是客观事实,结果就是时常把自己陷入到误会和失误的尴尬境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同一个老师授课,不会有两个学生的笔记完全相同。一百个学生参观同一个博物馆,也不会有两个学生描述的见闻完全相同。每个人所听到的,所看到的,不过是恰好与内心的某个部分产生了共鸣。由此可见,每个人只是听到了他想听的部分,看到了他想看的东西。也就是: 心里有什么,耳朵里才会听到什么,眼睛里才会看到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苦短。但无论长短,余生都要让内心变得积极正向阳光起来,由此,我们才能看到美好,听到美好,想到美好,拥有美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