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晚晚
人们高度评价说,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籍,首选《定位》。这本书提出了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读完的时候。心里有很多震撼。
从前我一直觉得,越努力越幸运,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像我们高三复习,应付通往大学的考试。我想尽了很多方法逼自己去学习。
我逼自己深夜做题,我逼自己早起背单词,我尽可能让自己把所有课余时间多做几个卷子,我中午放学几乎都在继续做卷子,多做半小时或者45分钟,然后回家就可以吃饭了,还有周末唯一一天的放假,我要求自己回到学校学。高中不乏卷子,一堆一堆的,仿佛要把你掩埋。
果真,我被“掩埋”了。因为深夜做题,于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总是昏昏欲睡,没精神听课;因为逼自己早起背单词,又老是没法达到,于是对自己失望连连;因为把所有努力聚集在一起,所有中午的时间,晚饭的时间,周末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于是有时候总会对自己松懈,有时候甚至会被一种假象迷惑——我已经足够努力了,所以不必勉强。
于是,所有努力,化作尘埃。最后仅仅是考上不知名的大学。
而在《定位》里,我记得最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
更加努力地工作或者学习很少有机会通往成功之路,干得更加聪明才是更好的方法。
于是我明白了,“更努力”这个特质是可以坚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更聪明。更聪明才是我要去找的方向。
书里说,“唯一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方法是,为你自己找匹马骑。”
你内心可能很难接受这一点,但人生的成功更多是要靠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不是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那么,我们要寻找到六匹马助我们成功:
第一匹:你所在的公司。
进入社会之后的我们,学业结束之后的实习选择,工作就业方向等都尤其重要。这几乎是决定我们未来工作方向的一个重要基础。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就是关键所在。如果就业之后你发现这一家公司没有规划,属于行业边缘,再发展可能性小等任何一个原因,你都应迅速转身离开。
一家好的公司应该有明确的规划,应该有不断的策略去使你发挥你的所长,并且尽可能提供各种机会让你迅速入门以及成长。
第二匹:你的上司
他是否是精明、出色、有能耐的人? 尽管一个公司再好,如果你跟随的上司的做事风格,行为规范,以及他的的能力等等因素不足以鞭挞你成长,也不足以提供机会给你成长,这是浪费你的大好时间和青春。
你得去寻找一个精明,出色,有能耐的人,跟随在他身边时时刻刻借鉴学习,并且要求自己迅速成长,以达到下一个更大的目标——让你的上司对你刮目相看,然后引领你走向更大的舞台。
第三匹:朋友
如果实在要细分,朋友分为,生活中的朋友以及工作中的朋友。生活中的朋友大多是陪伴你生活的细枝末节,陪你跌倒,陪你站起来,陪你笑,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类。工作中的朋友大多是因为工作需要而去维持并且希望能够与此友好相处的人。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可以有朋友陪伴治疗缓解。但工作中的朋友也是尤为重要,是组成你工作圈子的一类人脉。
我从前认为生活中的朋友占70%,工作中的朋友占30%。但读了《定位》之后推翻了。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生活中的朋友和工作中的朋友,比例一致,也就是各占50%。
为什么呢?因为商圈的朋友带给你的价值是不断上升,呈曲线增长的,你从中得到的经验和学习,是生活中的朋友不一定能立刻传达并且不一定能精准传达给你的。而生活中的朋友给你的价值仅仅只是缓慢的直线上升。
第四匹:想法
首先你得有好的想法;你有好的想法得马上实施;你实施好的想法得有所创新;你有所创新好的想法之后,得迅速传播;你迅速传播好的创新的想法之后,你得加以延伸。
第五匹:信心
相信自己非常重要。如果你一直郁郁寡欢,如果你一直自卑懦弱,如果你一直敢想不敢做。那成功离你很远。当你建立足够的信心之时,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在你眼里都是可爱的,都是可敬的,都是可做的。
让你相信自己,不是盲目相信,不是自大。而是你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你也认清自己存在的致命缺陷,但你也在此同时逐步逐步改正并且消除这些,你更注重的是你自己的个人能力成长,你觉得你的能力得到提升,你自然就自信。
相信我们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发扬,扬长避短,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六匹:自己
孤独是每个人的常态。蒋勋说,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跟自己对话,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就像蒋勋说的,我们要学会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再次,就是要懂得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那匹马。经营好自己与借助其他共同精准经营,这效果是不一样的。
希望我们都能精准地找到助我们成长的六匹马。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十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