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微信读书app里面看到这本书推荐率高达80%以上,就很好奇这本书作者有什么样奇特观点打动这么多读此书的人。
怀着好奇的心,打开序言之后就被逻辑思维首席执行官脱不花的推荐序给吸引住,这么一个追求思维深度思考的人写出的书正是我想达到的高度,我也喜欢这类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同频相吸。我进入到书的正文了。
首先对书中有一个点很振奋,那就是临界点知识,振奋的原因是我之前看书也总觉得万事万物都有共性相通之处,我可能没有把握到事物的本质,但是各个学科间学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总会关联想起其他学科或者类似观点的说法,产生共振,每每这个时候我就很兴奋,因为脑海里就有一种莫名高涨的求知欲,希望大量的去扩张,然后在底部的某个地方产生交叉。
其次书中对于学习这件事的看法跟之前核聚老师的考霸营课程有类似之处,都主张少即是多,但是这个少是有质的,然后量的累积就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
同时我想到的是一个反面对比,对于镜姐读书训练营课程就是追求的快,怎么一天读完一本书功利性的阅读,虽然镜姐的道理也没有什么问题,将功利性阅读与个人责任绑定后让我无从反驳,但是我心里总觉得这个观点和想法跟自己的真实想法有些许出入。
所以在方法上我也会深入的学习,我赞同成甲老师的主张读书要慢,但并不是真的很慢,而是要把时间花的有效果,学到的知识点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怎么形成画面感呢?就是与自己过往的经验或者场景关联起来,做到真正的知识内化。
虽然前期会很慢,但是这个知识积累过程中我们的体系架构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掌握的临界知识越多,后续读书过程就很快起来。注意时间的累积效应-复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