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非常好的一句话是“用身体来写作”,写作的时候根据你的情绪流淌,顺着键盘敲打出你想表达的文字。那此刻我的身体是有感觉的,是胸口无比憋闷的感觉,这篇感觉源于之前看了状元的圈,然后听完了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中的一篇《为什么你一定要学会写作?》之后产生的。
我大部分时间是能够迅速捕捉信号,然后立刻跟上的人。比如得到推《财富自由之路》的时候,我第一时间买了,但是我买的书那么多,我匆匆翻了一下,就搁置了。模糊的记住了一幅图,你的未来在平庸走过了很长时间后,到达里程碑的点后才会突然上扬。成长是有拐点的,是突破了成本线的,后端急速上扬从而也形成了“复利曲线”。
其实我和这本书已经擦肩而过了4次,或者说我有4次可以去好好阅读它的机会却都没有用。
第一次,18年,年初和年尾,子木都分享了这本书,年初分享的是这本书带给自己的感触,年尾是用这本书做到的一些成果。我听完也就听完了。
第二次,今年4月份和5月份,在赋能共读群,我想到这本书做分享,我挑选了10个概念:注意力、付费、贵人、错过、抱怨、写作、你的价格、鼓励、做到、学习能力。分享的时候就感觉内容真是好,在几个月后,有天突然翻到从前的内容,还不禁感慨,真是好东西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三次,猫叔在剽悍快走到末尾的时候,终于终于提到了李笑来,我记得那个场景特别清楚,在接孩子放学路上的一个街道拐角我听到这样的内容:虽然社会上对李笑来的评论很多,但是他是对我影响非常非常大的。那一刻仿佛之前的疑惑有了答案。我一直觉得猫叔分享的很多内容有这本书里的影子,但无从证实。
看到李笑来的那段文字“我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很多人,而这世界却貌似没有什么变化”,我在旁边写了一个“猫”字,因为这是我的猜测,并没有落实。在那个街角处,原来我的直觉是对的。但,随着时间推进,又没有然后了。
第四次,状元发了一条朋友圈,是这条朋友圈,让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状元说他是16年10月定的专栏。那会他每天都要坐公交车上班,别人10分钟看完的文章,自己要半个小时一字不差地阅读,并且反复思考课后思考题。
大家惊讶状元的写作质量和速度的时候,他说为了现在我积累了三年。
李笑来的内容我不是没有,书我不是没看。但是我却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原来是我的方法不对。一边喊着“听话,照做,准没错”,一边还是习惯自己是知识难民的状态,看到好的继续追,继续为自己加压。一边压缩着自己的时间,然后觉得我之所以不够好,是因为我的积累不够,但是身边很多人开始对我说,你积累的很多了。我突然停顿了一下。为何是这样?
有些东西很扎心的时候,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逃避,躲开,不去思考。然后它就真的很快就从你身边消失。比如看到一些进步很快的人,看到就给你巨大压力,让自己轻松的很好方式就是不再关注她们。果然很爽呀。
但是,隔一段时间会发现她们进步的速度已经让你望尘莫及了。
真的对自己太不狠,太仁慈了。表面上似乎是在努力,但其实知道自己是连思考都懒得去做的人。最近身边人越来越多更新简书的时候,曾经有很好写作习惯的我,却连日更达人都不是,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想法涌入,事后却又完全忘得精光。
写作业真的是带给自己有巨大好处的,比如,三年前写的东西,直到今天还在受益,我3年后的状态,也取决于今天的努力。
三年前,为了做好可可狮推广人,我整理了很多内容,如今还有不少人因为当初的文章找到了我。这让我体会到了,花一份时间可以让自己后期不停受益。
我已经悄悄利用“有杠杆卖时间”了。
写作的好处,让自己思考,让自己清晰,让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可以卖出N次,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怎么去写?我先记得一条标准,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这些天还有这样的感受,写作并非做搬运工,即便是读书笔记,作者已经描述总结出来的内容,没有必要再抄一遍,这样的内容是没有灵魂,打动不了别人的,最好的方法是加入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悟。让这些内容穿越了你的身体,形成你自己的东西。打动不了自己的内容,如何要求去打动别人。
身边出现的很多人和事,其实都是一个个信号,只不过大部分人对此不敏感而已。生生错过一次次机会而不自知,同时仍不断向外辛辛苦苦去寻找。
开始写作吧,只要真写,就只能真思考。对我这个无比害怕动脑的人,是不能停留在舒适区了。不怕自己差,硬着头皮实践,也许就撞见了未来一点都不差的自己了。
做事多长长心,多动动脑。
《财富自由之路》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的时候,我不能选择视而不见了。我已经错过了之前的四次,第五次,让我来选择主动吧。
如果你也感觉不好了,也开始与我共读这本书吧。
我是用阅读点亮女性成长的棉棉,你好,很开心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