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先生跟儿子拼拼图,我在旁边观察,发现跟他的育儿理念存在很大的分歧。
先生很聪明也很理性,拼图时也讲究技术分析,而我永远是感性派——想起拼哪块就去拼哪块。孩子在我的影响下也已经习惯这种拼图方式,我从未干涉,一切以培养兴趣为主。今晚他明显跟不上他爹的思路,再加上小孩子专注力本来就差,发觉他有点厌烦,我过去打圆场。
最可恨的是,先生完全听不进我的“讲情”,认为我袒护儿子,不让我多说话,我的良苦用心都憋在心里,苦不堪言,不吐不快啊!
自从仔细读了一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我就由一个育儿的当局者切换成了旁观者,旁观别人,更多的时间我在自我觉察,自己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不得不说,育儿真是一门苦差事,除了用心培养,还要巧用力,用巧力,而这都是需要反复琢磨,时时刻刻用心的事情啊!
当然,你可以不顾这些,我行我素,用自认为对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殊不知那些下意识的教导孩子的方式大部分来源于童年被父母长辈对待的旧有记忆。想想就很可怕,我们都是自己各自童年的产物,而且还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的童年缺失。如果没有深刻的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能力,很可能会再把这些都”传染”给自己的孩子,一代代传下去,无穷尽也!
荷欧波诺波诺疗法说,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自己负全责。我的惯性模式是,出现问题或纠纷首先怨天尤人,恨不得归因精准到别人的起心动念甚至更加久远的以前。所以,为自己的生活负全责,这一点,我还没有做到!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当然,很庆幸我还有觉知,觉知到自己的无知与局限,然后想办法去寻找解决方案,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去尝试,永不放弃!
所以,所有的家庭矛盾都是我内在的旧有记忆造成的,我不再去怪罪任何人,也不去抱怨出现的问题了,我要做一个分歧者,既在局中,又在局外,不惧怕冲突和矛盾,而是欢迎它们的到来,感谢它们又给了我一次清理的机会,谢谢你,我爱你 !
以后不要再说“生活怎么这样?”,而是问自己“对于……问题,我还有什么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