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头条,读到倪萍写的有关姥姥的文字,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的奶奶。她们竟如此相似。奶奶曾经说过的话一句一句重现在我的脑海里。姑且称其为奶奶语录。
宁可身子受累,不让脸上受热。这句话我听到的次数最多。奶奶经常和我的叔叔,姑姑们说。作为孩子的我,根本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叔叔,姑姑们在奶奶和告诫下各个都自尊自强,特别爱惜自己的名声。成人以后,我终于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意思,并用实际行动践行它。
人在难处帮一把,人处富贵莫相靠。这句话是奶奶终其一生的信仰。七几年的时候,日子非常难过。经常会有讨饭的登门。我们一大家子10多口人日子过得也是捉襟见肘。可每次讨饭的上门,奶奶必定把好的玉米面舀上一大碗,面带笑容地送到手上。赶上有吃剩的玉米饼子也不忘塞給他一个,还会满脸歉意地说:“饼子掺了点糠,别嫌弃”。在奶奶的言传身教下,我们一家人都愿意帮助别人,邻里之间,亲朋故交,只要有求必定倾其所有。前几日回家,妈妈还跟我说有个朋友欠200元钱,至今未还。大概30多年了,当初借钱的原因都记不起来了。奶奶去世多年后,我回到小村子,叔叔,大妈们见到我还是会说:“都长成大姑娘了,你小时候可是被你奶奶抱大的。你奶奶可是大好人啊”。
奶奶语录3:不管穷富,过节要有过节的样儿,过年要有过年的排场。有了奶奶这句话,基本上奠定了我童年的基调,快乐,满足。70年代物质极度匮乏,但只要过节我家一定有应景的吃食或物件。端午节每个孩子一个鸡蛋,手脖系上五彩绳。脖子系上小笤帚。中秋节在外记忆中从没见过月饼,但是晚上奶奶会给我讲月亮的故事。打春(也称立春)会吃春饼,但是荞麦面的春饼。对于几个月都吃不上一次饼的我来说,那也上无上的美味。国庆节要吃顿好的,饺子。不会有肉,但是会有油渣,真真的好吃啊。腊八会熬甜粥,蒸粘豆包。然后就开始盼年了。每个新年奶奶都会给我做一身新衣裳。张立一家的吃食,领着妈妈,姑姑们有条不紊的打扫屋舍,忙过一个多月,终于除夕了,晚饭上桌,有炖豆腐,炒冻豆腐,炒豆芽,酸菜炖粉条。还有什么忘记了,但这几道菜是一定有的。记忆中满嘴的香甜。有奶奶的日子每一年都是与众不同的,有那么多那么多难忘的日子。现在流行过各种纪念日,说这叫仪式感。感谢奶奶让我的生活充满仪式感。让那么多贫穷的日日熠熠生辉。
奶奶,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没有文化却睿智。不美却教会我追求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