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书中说:“处多难之世,若能风霜磨练,劳心劳神,自足坚筋骨而长识见。”让自己的孩子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都要拥有“越练越用越吃苦”的精神。
我们这一代是很神奇的一代人,有很多是环境太安逸了,按道理来说我们应该更幸福才是,但恰恰相反,抑郁,焦虑,迷茫的人越来越多,昨天在看一本书叫自控力,上面提到了一个说法叫自控力肌肉,也就是说大脑也是一块肌肉,你越练习,他就越强壮,自控力和意志力就越好,那怎么练习呢?就是做那些平时“我不要”和很多“我想要”但却有难度的事,但是别一开始就定太大目标,容易把自己给吓着从而直接放弃,我们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用左手刷牙,当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让你没那么容易完成的时候,你就会专注了,因为不用意志力去控制就做不好,这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磨练人的心智了,所以对于和平年代,物质生活又很高的现代社会要磨练意志也是要与时俱进的,而不是简单的去干苦力吃点苦头
002曾国藩一直都有“崇俭”的心理。对于家族的身份不断提高,弟子们身份非富即贵,担心会“富不过三代”。怎么样做到节俭呢,给出一套方法:
a.俭朴生活。过中等偏下的生活,防止生活靡乱。
b.做不到,就量入为出,轻奢而止。
c.尽量少雇人。
d.尽量少打肿脸充胖子。
这一套方法在我看来也更多的是大道理,必须要把他们转化为可落地执行的具体动作:
1、衣食住行按照普通群众的标准,做一个大众人
2、奢侈品可以有,前提是用资产性收入
3、现代没有佣人,所以这一条应该改为尽量少下馆子
4、没钱别嘚瑟,出去吃饭能AA就别抢着买单
总之要细化到具体行为,大脑才能接收到指令
003曾国藩的励志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一句:姑妄听之—这主要是曾国藩做圣贤太心切。其实,在圣贤和禽兽之间,更多是灰色地带。
第二句:值得默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要总问收获,埋头做就行。
对于第一句话,我的理解是首先要清楚何为圣贤?对于如今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不是被工作就是被手机这个灵魂小三所占据,我最近加了很多牛人,刚开始我刷朋友圈看到他们的动态我都觉得好励志,看着热血沸腾,但后来我变得越来越焦虑,因为成功很多时候是不能复制的,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也不尽相同,所以当我们不去用空杯的心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只一味学习和模仿,总归会丢了自己,我渐渐的发现做自己的未必都是圣人,但圣人的第一步是找到自己要做的并去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对于第二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也是有前提的吧,如果耕耘的方向有问题怎么办?那就一直没有收获?等着被饿死吗?这种押韵的大道理,看着很像那么一回事,但其实放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是分阶段的,如果你现在迷茫,别瞎耕耘,可能方向就错了,如果你已经很清楚方向对了,那也不是着急忙慌下手,而是去找一个好的适用于自己的方式方法吧,就像有的工具适用别人但未必适合你,再到第三阶段,当你方向和方法都定好了,差的就是不断坚持的时候,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回看码的这些文字,其实很汗颜,因为我自己都没做到,大道理说起来容易,读起来带感,但是要去践行和持续践行才是最难的!所以我现在在读一本书叫《自控力》,或许我要把自控力肌肉先锻炼好,这些道理对我才是真正有营养的鸡汤吧,否则或许会让我更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