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8日是父亲百岁诞辰。他离开我们已整整十一年了,他以八十九岁的高龄豪迈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父亲的一生坦坦荡荡,无私无畏,公私分明,既平凡又普通,但他在我们心中就是我们人生的标杆和楷模,事业的榜样,家庭的栋梁。他是我们仰望的大山,能立地顶天,能依能靠。父亲爱我们,爱这个家,爱的深沉,爱的厚重。他是以行动体现和诠释了这种爱的真实含义。而今,仅凭记忆的片段写几件小事和感悟,送给我的父亲,愿他在那边安好。
父亲的教子观
“子不教,父之过;学不就,师之惰”。父亲认为让孩子接受教育是他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孩子自己的事,是老师应负的责任。父亲只问在校学什么,从不问考的好坏,及格不及格跟他没一点关系。那时的老师确实有责任心,学生考的不好都很自责,从不找家长泻气,反而在家访时常给家长道歉。平时在家里,父亲是任凭我们吃、喝、玩、乐,只要不调皮捣蛋、打架斗殴,他从不过问,但凡过了他的底线,他就毫不客气,必会拳脚相加,严惩不贷。教育之粗暴,无以复加,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父亲没有望子成龙的俗念,但却有不让子女成为害群之马的定力和信念。我想这就是他的教子观吧。
父亲的自责
父亲对我们的“严打”从不自责,但有一次他却深深地自责自己的力不从心。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食不果腹。父亲在机关食堂吃饭,中午是两个菜包一碗粥,他常只喝一碗稀粥,而把省下的包子带回给家人吃,腿上浮肿得一按一个坑。一次我看他在吃药,就好奇地问他吃的什么药,得了什么病。他慢慢卷起裤腿,让我在他的小腿上按按。看着他那发光的小腿,我小心地按了一下,马上就有一个小坑,半天不见起来。他看着我说,这是浮肿,他吃的是酵母片,说完还递给我一粒让我尝尝。我急忙放嘴里一通咀嚼,像吃炒黄豆,真好吃。我看着他企望他再给一粒,他望着饿得像只瘦猴的我,把瓶子倒过来让我看看,轻轻地摇了摇头。我看到了他那本就不善言笑的脸庞蒙上了一抹无奈的愧色,正是这一抹愧色,在我的心灵深处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
父亲讲的几个小故事
假话连篇——一书生,作了一首打油诗:一枝红杏青又青,树叶不动刮大风。三个和尚四面做,不言不语念真经。
学生挣钱——两个穷学生想挣钱,就合计了一个歪主意。他们趁着集市人多时,一个人就顶着一盆粪汤,一手扶盆,一只手腾出好收钱,边走边喊:一个子沾沾。有人听了马上走来给一个铜板沾了一下,发现是大便。可是尝的人怕丢面子,秘而不宣,结果引来了一个又一个上当者。正无计可施,突然后边又出现一个顶着一盆清水的少年,高喊着:两个子涮涮。人们又纷纷掏出两个铜板,将手指涮干净。两个穷学生满载而归。
四时不宜——一书生不愿读书,但身体又无恙,无法告假,想了许久,终于让他找到了理由。于是给老师留下一首诗,卷行李走人。诗曰:春日暖暖正好眠,夏日不是读书天。秋有蚊子冬有雪,卷起铺盖待来年。
这些故事都蕴含有很深的哲理,让我很有感悟:
假话就是假话,唱的再好听,说的再华丽,假的总归真不了。猛一听能骗人一耳朵,但终经不起推敲。说假话只能骗得一时,最终都是会被识破的。
挣钱要正当,不能搞歪门邪道。靠坑蒙拐骗挣来的钱,再洗也洗不干净,而且还只能是一锤子买卖,不信你让那俩学生下个集再去试,如还用这些小伎俩骗钱,不被打的头破血流才怪。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光想沾小便宜,沾便宜的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得不偿失,这就是三个铜板换来的一个教训。另外,也让我们懂得,别人秘而不宣得到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东西,随大流也不一定是好事,还是要凭自己的辛勤劳动,这样挣来的钱拿的踏实,花的放心。
有些人,不想做什么事情,总会挖空心思给自己找理由,即使这些理由再不上台面,再没道理,他也会说的理直气壮。主观理由找不到就找客观理由,不是咱不干而是条件不允许。这就是一些人一生一事无成的惰性心理。
这三个小故事应该就是告诉我们要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
父亲的困惑
相传古时候,有那么一天,孔子对着一个物件凝视良久,突然说道:觚不觚,觚哉觚哉。结果这句话被其学生写到了《论语》中,既不记当时的场景,也不给任何解释,老师教时也是原封不动、照本宣科。父亲好奇,便问老师此言何意,结果是换了一顿手板,因此他对这句话记忆最深。
当父亲讲这些往事时,我心中暗想,老师打您时用的只是一尺来长的手板,怎么到您打我时就变成了三尺来长的搓板了?现在我明白了,老师惩罚的是学生,而您老人家教训的是儿子啊。
后来在一次闲聊中,父亲不知是否有意,突然又说出这句话,并问我知道啥意思不。我虽然读过《论语》,但随着岁月流逝,这些东西基本上都已还给老师和书本了。但对父亲常念叨的却比较留意,顺嘴说道:那是孔子对一个没有把的酒杯感叹说这还是酒杯吗?父亲点头称是。看来他也早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了。接着他自己又喃喃说道:为什么孔子总是想克己复礼呢?时至今日,我终也不明白父亲的语意中怎会有如此的困惑。
苏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