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
昨天与一起朋友到读书会共读,又是收获满满。
这一次读到“自然的回归”,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大自然就没有我们人类,然而,如今的现代生活节奏,让我们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外在的复杂环境给我们的感官以及思想带来了混乱。什么才是真正要去追求的东西呢?
我们一味地在追求,有时候自己追求的是什么都会忘记了……
也许有些人拥有豪华别墅,却不能安然入眠;有些人面对山珍海味,却食欲全无……在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华生活中,他们又何尝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人类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怎样才能生活得快乐?我们会发现越有钱的人,最后会回归到大自然中,在大自然里找到一丝宁静,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着天人合一的精神,人类应该感恩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寻找宁静,幸福的生活,可以从简单中获得。
稻盛和夫在最富有时,在身体出现严重疾病时,选择出家回归到空无的状态。当我们回归自然,学会享受自然的给予。大自然的一切:新鲜的空气、纯净的蓝天、迷濛的烟雨、柔和的月光、连绵的青山、潺潺的流水……这一切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享受如此丰富的一切,却不知足,不自知,还是在一味地追求更多,更好,更富,更强,更……
一个人追求权力,就会被权力束缚;一个人追求事业,就会被事业障碍;一个人追求财富,就会被财富捆绑……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闲情。他们的所有时间,他们的所有生命都被用来作了交换。当我们一旦能够学会放下,既认真承担起在人世应尽的责任,又不使自己的心执著其间,那么,我们就能体会到放下的自在,走也方便,睡也安然。
我觉得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感,人生如果没有追求,也不能称之为人生了。正如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每个人在每个时间段都要有自己活着的目的和使命感,但也要真正懂得遵循简单的生活原则。
一个人能够遵循简单、自然的生活原则,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更为单纯,变得更懂享受当下,变得更加珍惜大自然,变得更加和谐淡定。
其实每一个所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多,我们用以维持基本生存的所需并不是很多:食物是为了充饥,服装是为了避寒,房屋是为了休息,交通工具是为了代步,当我们真正学会了少欲知足,人也自然而然放下很多烦恼,心会变得更加通透!
在共读的过程中,自己的心也是宁静的,每一个人分享着自己的见解和收获以及感受,这种感觉其实特别好,每一人的经历不一样,思维和洞见不一样,听他人的分享,总会有所收获,这也许就是人是群居动物的原因吗?
独处必不可少,而一群有见地的人相遇又可以让自己的智慧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维度!
一切皆由发心,感恩有幸遇见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