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孟羽童从格力辞职#这个话题引起了热议。孟羽童曾是让董明珠发话“希望她能在我身边,把她培养成未来‘第二个董明珠’”的95后姑娘。
有人说孟羽童是遇上贵人却不懂得珍惜,有人则质疑董明珠把“接班人”养废了。但不论怎样说,孟羽童现在已经离开格力和董明珠这个大平台,选择自媒体这个红海。
不知离开了董明珠和格力的她,能火多久?
01
正确看清自己的位置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无意中闯入了一座寺庙,在佛塔顶上安了家。佛塔里的生活真是幸福极了,它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梭,还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甚至还拥有人类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籍,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浏览……
每当善男信女们在佛堂烧香叩头的时候,老鼠看着烟气慢慢升起,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直到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进来,一掌就将老鼠按住了。“我代表着佛!你应该向我跪拜!你不能吃我!”这只“骄傲”的老鼠抗议道。“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站的位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
最后,这只可怜的老鼠终究还是成为了野猫的食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要看清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看得太高,只会被别人看低;把自己看得太重,只会被别人看轻。
而人生最大的误解,是把平台的影响力,当作自己的实力,却忘了该如何去精进和成长。
那些无法认清自己是谁的人,就算能够风光一时,终究也无法走得更长远。
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持续地深耕下去,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足够优秀。
即使他日离开平台,也不愁找不到更好的出路。
02
正确认识自己
就像孟羽童的这次离职风波,也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要学会认清自己。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说: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而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后者更胜一筹。
人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够在工作上取得傲人的成就,在生活上过得比别人更好。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清晰地认知自我,认清自身的优劣势。
做人,贵在自知。那些能做到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的聪明人。
只有认清自己的目标,才会更加明确前进的方向;
只有认清自己的初心,才不至于步入歧途;
只有认清自己的能力,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只有认清自己的价值,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了解了别人,认清了自我,我们做任何事情,既要尽力而为,也会量力而行。
03
寸有所短,尺有所长
人生最大的难题不是认清人世,而是认清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认清自己,能做些什么,做不到什么,不用去羡慕他人,只需要做好自己。
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难很多。因为人们通常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好的那一面,都说“当局者迷”,我们往往会主观地认为自己就是完美的人。
常言道:“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一个看不清自己的人,一定会产生自负自大之心,最后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认清自己也不是让我们一味地否定自己。作家莎士比亚书说过:“愚者自以为聪明,智者则有自知之明。”
认清自己,是不能骄傲自大,更不能自卑自嘲。
俗语讲:“寸有所短,尺有所长。”真正的人才是会全面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李白曾诗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身上一定都有自己最拿手的长处,不因缺点垂头丧气,也不因优点沾沾自喜。
高有高的长处,低有低的优势;富有富的烦恼,穷有穷的开心。
认清自己,就是学会看到自己的好,又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给自己积极的肯定。
都说心态能影响人的一生,心理学上讲:自我积极肯定法特别重要。
如果每一个人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还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肯定自己,这样的人生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模样。
改变人生,从认清自己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一件事:与自己的情绪对抗,总喜欢把所有事物都分出高下对错,某某情绪是坏的,必须戒掉,某某品质是好的,必须拥有。
这就导致我们一直在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也是造成我们痛苦的根源,我们常常习惯于向外找寻原因,却很少静下来思考自己。
其实我们只有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才不会去执着我们得不到的东西,也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痛苦和烦恼;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色彩识人技术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欲望,看到自己的贪婪,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能看到自己内心黑暗的想法和局限性...
再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自己的欲望、贪婪等低频情绪,让勇敢、自信等高频情绪流入身体内,这样在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不予否定,不会抗拒,欣然接纳自己,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方向。
一个真正能认清自己,并理解自己的人是不会把生活过得差到哪里去的。不单如此,我们更可以解锁和改变原有的生活模式,过一个舒坦的人生。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