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参加了一个特殊的画展。作品不是很出奇,画作的作者让我感到非常惊叹。
不是一个人的画展,是一群人,一个由十几个老头老太太组成的绘画团体。不是美院的退休教授,也不是画家协会的老艺术家。
他们来自同一个小区,都是退休以后才开始画画的,之前,他们当中谁也没有握过画笔。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别的小区在热闹地跳广场舞,我们小区在安静地写生。
我记得那是售出率最高的一次画展,价格虽然不高,然而吸引人购买的,却不是因为价廉。
梦想无时不在,追逐梦想更不受任何限制。垂暮之年尚能圆一梦,我等后生,为何却要让梦想永远成为梦想?
通过简书,通过若干写作交流群,我认识了很多文学爱好者。久而久之,我发现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视文学为爱好,成为作家,出好作品是梦想。
而梦想,一直都是梦想,因为我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我们三分钟狂热,恒久地低靡。我们有一个说服自己不思进取的绝佳理由:文学,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没有多少时间。
没有多少时间?我们当中,四十岁以下的占绝大多数,比那群老头老太太如何?我们仅历半生,人家已是迟暮。
请原谅我的激动,因为我也一样。我是一个理工生,每天工作中面对的都是数据。文学,也只不过是内心超喜爱,写文章,连业余都算不上。可是作家梦,我也有,尽管十几年来,它始终只是一个梦。
工作、学业、家庭、生活,牵绊着我们,耗着我们的时间和生命。很多人都可以看得见自己的一生,到死去的时候,留给后人的,最多就是几处房产,若干存款。然后,无声无息地离开,真正地死去了。
而屈原、李杜、曹雪芹…他们一直都活着,百千年之后,钱钟书、莫言、三毛…他们也都活着。这就是文学的魅力,难道不值得我们毕生追求吗?
如何是好?就这样默默地让生活磨灭着? 我不想,我有办法,我想学那群画画的小区老头老太太。我想用某种办法,让梦想坚持着,一步一步去实现,虽然很慢,但我们一定会成功。想试一试的,请往下看。
我有一个很小的文学交流群,它的前身是码字打卡群。建群的目的,就是为了抱团坚持写作,坚持学习,交流经验。目前仅有八个人,我想扩展为二十人左右(不想再多了),有兴趣的,请参详一下群规,然后私加我,了解情况后,再考虑加入。
本群为文学交流群,以文学为基础,进行以下活动。
1、打卡
可以是写作打卡,也可以学习或者锻炼打卡。自定一个目标和时间段,最好是中短期的,效果好一点,完成一个目标,再设下一个目标。可以请人帮忙计天数,监督和鼓励完成,没有人愿意配对监督的,群主代劳。
2、文学交流
可以将自己写的文章、写作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发到群里,引起大家互动,评论和学习。不同意见可以反驳,但不允许人身攻击。
3、互相填补
比如你有一个公众号,由于时间关系,总是不能坚持更新,让关注者寒心。那么,可以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将文章互补,一起充实。当然,这是免费的。
4、可以发起文学活动
网络上可以进行的,直接发到群,愿意加入的,一起做这个活动。比如:主题征文,然后打分评比。(透露一下,群主可以适当地以资鼓励)。再比如,本群集体做大一个写作平台,比如一起做一个公众号,一个人做总是没有十几个人一起做壮大得快。
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织现实中的文学交流活动,比如组织去西藏,去内蒙,去云贵川,摄影和写游记。(这个,等群主拉到赞助,再组织大家。)
前三项活动,现在就可以随时进行,第四项活动,期望一年内可以实现一次。
本群为小家群,期望大家相处得如兄弟姐妹,再往上向往,则期望可以形成一个文学团体。所以人数不能过多,人多了反而不好。仅限二十人以内,感觉不合适的,可以退出,满二十人的状态下,出了一个才能进一个。群主不能随意踢人,对于不合适或者长期潜水的,也要超半数群员一致同意才能踢人。
建这种群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像那个老头老太太的绘画团体那样,互相在一起,才有劲头,才能更好地坚持。
觉得有意思的,可以加我。私聊之后,双方觉得可以加入,我就拉你。觉得我不可交的,聊完之后,互删便是。
晨牧将利用整个年假,促成此事,静候您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