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伙伴们聊一聊,在一个入司、离司如流水的行业,我是如何在一次次跌倒中爬起,又一次次从离职潮的漩涡中逃脱,在纠结、迷茫、甚至质疑声中一直挺到现在,并适应现在的状态的。
常常有朋友,同学甚至很多我的客户问我,你们行业流动性那么大,很多人做不了半年甚至一个月就离职了,你一做就是将近五年,而且还一直保持着激情,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你肯定非常优秀,业务做的最好,一直在升职!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在这年年岁岁花相似,月月季季人不同的岗位上之所以能“死皮赖脸”地被剩到现在,而没有选择离开,并不是因为我比其他人优秀,恰恰是因为我比其他人更懂得适应,懂得自己要做什么。
适应环境,就像女人适应例假,即使讨厌它但还是要来的
和绝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园的职场小白一样,我对第一份工作也抱有极大的期待,读书那么多年,如今终于到了可以施展的时候了。
感触最深的是上班第一天的遭遇。头发理清爽再配上点啫喱膏,做一个看起来足够精神的发型,西装革履,对着镜子反复审查每一个细节,领子有没有伸直,扣子有没有系好,鞋子有没有灰尘,总之,感觉每一个部分不整理个三遍都感觉不对。而当挤完早高峰的地铁,下了车,才猛然发现,我精心准备的造型,我反反复复整理的衬衫西装,我擦的铮亮的皮鞋,瞬间被打回了原型,顿时由造型堆积起来的热情跟自信一下子被打趴了。还好是第一天上班,没有人认识,不然以当时自尊心比较强的我的性格,估计又坐车回去了。
尽管每天穿正装挤地铁很难说有好体验,但时至今日我已经坚持了将近五年,这五年里很少有同事、伙伴、客户看到过我工作的时候穿着很休闲,尽管我也知道穿着休闲会让人更轻松。对现在的自己而言,穿着正装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显得专业,装点门面,增强自信,更多的还是对于这份工作的敬畏。
那时展业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开单做出业绩,不像现在既有线上又有线下,方式多种多样。那时,展业主要是打电话,通过打电话,邀请客户参与公司定期举行的客户交流平台,所以会打电话,能约到客户,是我们那一批新人必须掌握的技能,而至于客户是否签单,那基本就是看运气了。
虽然过去快五年了,但我还非常清楚地记得,我的主管教我打电话约请客户时场景。他把需要约请的客户信息给到我,简单对信息对应的内容做了一下解释,然后让我坐在他旁边,听他做一个示范。一个电话不到一分钟结束,没有约到,主管的示范也结束了。再次简单的几句沟通后,我第一次拨通了客户的电话,除听到对方的一声"喂~"之外,电话中便一直持续着我断断续续、结结巴巴读服务内容的声音,心脏跳的飞快,手在发抖,嘴巴也在发抖,真不知我是怎么把服务信息的内容给读完的,当然我还是要感谢下对方听我电话的客户,能够听我讲完她要经受多么大的痛苦……
虽然第一通电话很紧张,但那之后我没有停下,话说多了自然就流畅了,电话打的不够多约不到客户,那就比其他人开始的更早,比其他人结束的更晚,每周约到两家客户,开始的时候很难,但我让它成为了常态。
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从一种环境到另一种环境,总归需要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适应。建造桥梁虽然辛苦,可桥通、路通之后又岂会少的了快乐和喜悦。适应环境,就像女人适应例假,即使不享受但还是要来的,与其被动受折磨不如坦然去面对。而这一过程中要做的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不管是同事聚会,还是公司组织的旅游、歌唱比赛,你可以不一定感兴趣也不一定善长,但是你最好还是要参加,不是被动式的参与,而是主动的参与。这些会让你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跟人际关系,而好的人际关系是你适应新环境的感情基础。
其次、争取缩小与同事之间的差距。如果同事比你优秀,即使厚着脸皮也要记得向他请教,一定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看齐,而不是相反。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尊心,不要因为其他人比你业务做的好而心存妒忌,你要多学习,甚至直接模仿,无论如何都要缩小彼此差距。而这,是你最终会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基础。
最后、适应新环境还需要你的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适应新环境绝非一下就能做到。你需要坚持自己与所处环境的格调一致(当然不是让你没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公司每天就是八点上班,而你平时这个点才刚起来,那么你就要坚持每天至少早起一个小时,初期虽难,只要坚持下去,也一定可以适应。
适应环境,不被动,更主动,不只是为了所谓的成功,这恰是生活该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