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本书,第一是因为作者是蒋方舟——是个大美女,请原谅我是一个颜值控。第二是因为她写的是东京,日本是我许多年以来一直想研究的一个地方,这几年也一只游想去日本走走看看的想法,但是,竟然至今没有成行,甚为遗憾,所以当看到蒋方舟的微博在预售的时候,就毫不犹疑下单购买了。第三,蒋方舟少年成名,这些年已经出了不少书,写了不少文章,已经是一个知名作家了,她观察日本的角度,应该非常值得我借鉴。再说她接近是一个90后,眼光一定比我这个80初的人要崭新,一定会带给我更多新东西,新思想,新角度,新思维,因此,这本书是一定要买的。
拿到以后,还没有来得及看内容,就先拍照发朋友圈,发微博……从来没有追过星的我,也难以免俗,朋友在下面留言,你追星?我说,是追美女。哈哈
早上起来就迫不及待读起来。序言写得不错,开篇先提到的是歌德。歌德37岁那年一段逃离世俗生活,前往意大利生活的故事。歌德在意大利完成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写了塔索,浮士德等伟大作品。意大利拯救了歌德。顺理成章,东京拯救了蒋方舟。
这个序言,应该说开题很棒,对比也很不错。虽然,蒋方舟和歌德不是一个等量级的,但是,拿过来做个比较,也无可厚非。主要表达的是同一种心境。
然后,蒋方舟写道“我这几年很反感的一句话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个颇有小资气息,反叛精神的流行语,竟让蒋方舟很反感,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然后,她的理由让我有点始料未及。她认为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并非一种对立。因为即便她身在远方,但是,她仍然没有感到太多的诗歌,而还是无奈的任性/琐碎的沟通/窘迫的算计与虚伪的寒暄。而且网络拉近了与远方的距离,整天关心的还是国内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远方并没有远去。这是让她无比苦恼的地方。
优秀的作家都是敢于剖析自己内心的人。她并不忌讳或怯于在在读者的面前暴露自己的窥私癖。这种放下伪装,袒露内心,真诚地与读者交流的方式,让人感到自然和舒服。
2015.12.16
这是蒋方舟记录的第一天。她主要记录了与一个女孩之间接触相识一起吃饭的过程。从她们的交往过程来看,她不喜欢这个女孩,也不喜欢自己在与其交往过程中的虚与委蛇。但她强调的几个细节,让我在思考,蒋方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她在文中说,那个女孩强调了多次,料理太贵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蒋方舟对女孩不断强调料理太贵,感到不舒服。她对于女孩吃了很多,也感到不舒服。她对于一个同龄人在日本四年以后的变化并不是非常适应。她对一个上海过去的姑娘,在日本的遭遇,谈不上同情,也谈不上反感。她在这个女孩的故事里,没有表现出来很多关心,她更多在关注自己如何不成为一个喜欢谈论别人生活的八婆。
我在想,这是两个什么样的姑娘,她们在经历着怎样不一样的人生。当然,我更关注蒋方舟是怎么想的。因为,她是这本书的作者,我看这本书,就是在看她的观察的视角,她的担心,可能是我读书的担心,她的思考可能是我阅读时的思考。我的自己的时间交给她,是基于一种信任,而她的文章要对得起我的信任。
但是,我必须直言,我并不喜欢她的第一篇文字。因为,这篇文字过于真实,过于自我,而没有营养,就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材料,直接端到了桌子上,让读者去食用。
蒋方舟与这个女孩的交往,整个过程,没有看到有价值的能量传递,不管这种能量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没有态度,没有深入的交流,就好像一个流水账,一次萍水相逢,一次莫名其妙,根本不应该出现的事情一样。当然,这本书,本来就是她日记的整理,并不是一本小说,也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她没有必要刻意去夸大事实。但是,我还是相信一件事,一定还有一种观察的方式,一种感悟的方式,而她的这种观察,与人交往相处的方式,过于自我,而让人非常不舒服。有可能她并没有在那个女孩面前表现出来,但是,她在书中毫不掩饰的宣泄,并不让人感觉舒服。
也许这是蒋方舟与其他女性交往时的一种状态。我作为观察者并没有评价别人生活的资格,但是,从我总体感觉,蒋方舟对那个女孩,抱着一种远远地观望的态度,对她的生活并不感兴趣,对她的状态也不感兴趣,对她在交往过程中多表现出来的小气/抠门/更感兴趣。毕竟她与这个女孩初次见面,后面是否还会出现在本书中,我还不得而知,但是感觉她们以后的交往不会太多,除非剧情发生反转。毕竟,她们既没有异乡遇故知,他乡觅知音的喜悦,也没有用同龄人之间的心灵相通,话题又不是那些彼此熟悉的领域(蒋方舟有没有结婚我并不清楚),那么,注定她们之间的交流,就如白开水一般无味。
2015.12.17
这天蒋方舟去了六本木的森美术馆,看了村上隆的五百罗汉图。出来的时候,买了一件T恤,和一个小画册。看到这里,我莞尔一笑,因为,我去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之类的地方也会买这两样东西。这说明这类文创产品值得大力开发。哈哈。这天她记录的文字很少,甚至比她见那个女孩的文字都少。这是让我非常惊讶的。她对看到的艺术作品介绍不多,也没有太多分析,态度也很模糊。可见她她去美术馆之前,没有做功课,回来以后也没有进行认真的梳理,然后,仅仅是记了一篇日记了事。
这种态度,我认为是非常不严肃的。毕竟,美术馆这种地方,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对待美术馆的态度,或者说对待艺术家的态度,如果如此随意,又何必去附庸风雅一次呢?毕竟,通过观看艺术家的画作,是了解一个画家,了解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甚至是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一个途径。当然,我的说法可能是过于心灵鸡汤了。我可能喜欢的是,余秋雨式的,必须要饱含热情,澎湃激昂,读完要让人热泪盈眶的写作方式。这是我对自己的反思,也许蒋方舟是对的。
但是,我还是在想,蒋方舟的观察是不是太肤浅了?有没有一种更深入,更有营养的方式来观察美术馆?是不是蒋方舟的学识,她的艺术修养,她的思维高度,限制了她的文笔,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