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旦假期前一天下午,学校都会举行义.卖活动,今年也不例外,例外的是疫.情那几年。
三年前,一说到义.卖,学生就非常踊跃,捐物品,组织活动,上报项目。今年带的这班学生,给我一种很不同的讯息——太不热情了:登记的活动就一个套圈,参与者足足超过十人。登记的捐物也是一个:启刘和启王合作的“肠仔”和“饮料”。除了用于套圈的大量玩具娃娃,我看不到其它物品。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周五上午,教室堆放捐献物品的地方居然摆满了,有些物品还因为摆放不下,掉落到台阶下面。
我很惊奇:怎么他们到最后才把东西带来?难道都是套圈的用具?
陈老师一个上午没到教室去,中午洗碗,我们遇到,说起捐献的物品,她也感叹:“我们班都没东西。”
我告诉她东西很多时,她也惊奇不已。
以前,只要一说到义.卖活动,学生就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可以捐献的书本啊、玩具啊、衣物啊、零食啊,等等东西,带到学校捐献,不需要几天,就会把教师的角落堆满。
今年这班学生,不到最后一天不出手!
下午2点,学校的广播开始播放“我们同行”,学生和家长们摆摊位。
家长带来的东西也很多,我们搬了四张学生桌子下去,还嫌位置不够大。
2点30开档,学生们像打冲锋一样奔下楼去,四处张望寻找自己心仪的物品。
全场最热闹的,要数卖食物的摊档——果然人人都是吃货。
我班学生的套圈因为价格便宜,物品丰富,也吸引了很多玩家。
来帮忙的家长有启灏妈妈,启王爸爸,启翊妈妈,她们大声招呼,满脸笑容地与购买的学生交涉,推销了很多物品。
最后,我班筹得善款890.4元,为慈善做出了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