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若羌县,南疆游就基本结束了,开始我们的返程路,从若羌到乌鲁木齐市900多公里,有430公里左右在国道218的伊若(伊利至若羌)线行驶
这条路全程限速60迈,除了检查站发放的纸质限速单,还经常有警车流动测速,真让人无奈,不过这样也不错,让你有时间慢下来欣赏路边的景色
驶离若羌县大概50公里处,路边出现一片湿地,芦苇丛生,水波粼粼,对于在沙漠中奔波了几天的人来说,这种色彩还是挺养眼的
218国道盘桓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胡杨树林伫立在两边荒漠中,起伏的沙丘绵延数百里,其实也有点沙漠公路的味道儿啊
晚上入住在离库尔勒180公里处的英库勒镇(31团),镇上的居民都是汉人,突然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吃喝得格外踏实
第二日继续沿伊若线向库尔勒进发,距离尉犁县30多公里的罗布人村寨风景区,是南疆的网红打卡地,我们当然也不能错过呀
这里囊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和最原始的胡杨林,再加上神秘罕见的罗布人,吸引着无数人来此观光游览
罗布人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户人家,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逛完整个景区需换乘两次电瓶车,第一站是阿不旦广场,“阿不旦”罗布方言是“好地方”,就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此处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老胡杨化石在门口迎接着八方来客
西汉时期遗留下来的烽燧
村寨正门形如一个戴着帽子的老人头部,两侧是鱼的图腾,罗布人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他们认为鱼是人类的祖先,也是代表男女性生殖的象征
房屋、婚房、祭台等,每一样都透着原始与神秘,仿佛为你诉说一个个古老的罗布人传说
貌似茅草屋的罗布人家,依胡杨木而围建,四周用红柳等扎成严密的篱笆,抹上粘性泥巴,就不会钻风漏雨,充满了原始风貌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
他们说罗布方言,是古代罗布泊地区居民的活化石
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在村寨南边静静流淌。上游是叶尔羌,灌溉了古西域丝绸之路 的盛况;下游是罗布泊,见证了古楼兰无声无息的消亡
胡杨树树干掏空后就成了独木舟,划起来轻便灵活,即使漏水也不会下沉,但现在大多成了摆设,与河及古老的胡杨树及胡杨在水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副绝美的风景线
然后乘坐电瓶车来到沙漠深处的“神女湖”,据说谁家想要女孩畅饮湖水,就会如愿以偿,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神女湖是由十几汪湖水连片儿而成,茫茫沙漠中有这样一个天然的湖泊,可谓大自然的神奇
湖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望无际,塔克拉玛干维语意思为“走得进,出不来”,西方探险家斯坦因100年前将其称为“死亡之海”
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我喜欢沙漠,喜欢沙漠里的日出日落,也喜欢光着脚丫去体验细沙从脚缝里流过的感觉
先生忽略了俺那晒得黝黑的粗腿,反而夸赞道:哎呀,你的脚不小啊!……哈哈,我是该开心呢,还是该开心呢?
每次看到沙漠的时候,我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想大声呼喊,恨不得将自己完全融入这广袤的大漠里……
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来一次真正的沙漠之旅,感受那“大漠孤烟直……”的意境;聆听那驼铃声声,探寻千年古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