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孩子下半学期的必读书目,内容相当精彩,侦探类的,但是如果仅仅当做侦探小说来读,未免太遗憾了些。书很薄,191页,大约五万字,两三小时可以消化完。
这本书大致是说:三年级(奥地利三年级相当于我们这边的初一)五班出现了小偷,丢钱,丢钱包,丢金链子,丢手表等。有一天,他们的班主任没有来学校,数学课课间,有个同学丢失了他的金表,数学课上,数学老师让孩子们搜身,结果在米哈艾尔(先生)的桌肚里找到了,大家都觉得先生是贼,先生受到莫大的冤屈,拒绝去学校,拒绝去看他。先生的好朋友达尼尔(思想家),奥特尔(黑桃爱司),李丽贝特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决定寻找出真正的小偷,展开了一场侦探之旅。
在侦探的路上,爱动脑筋的思想家通过排查和推理,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小偷,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思考了很多,他觉得那些把先生当贼的同学对先生的伤害并不比真正的小偷少,而且他不能让这样的事儿继续发生在别人的身上。最后找出小偷克朗,是一个没有什么朋友的孩子,为此结交了社会上不良少年“胖小子”,而胖小子的妈妈忙的没有时间管他,爸爸又常年在国外。胖子的妈妈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呀,他要什么我都给他,他什么都不缺,但是他为什么要去做小偷呢?
在谈谈书中的大人:
李丽贝特妈妈:极度不放心13岁的女儿,规定时间必须到家,如果超过一点点,妈妈就惊慌失措,恐惧不安,导致李丽贝特虽然很想交朋友,但是没有时间。她不放心女儿任何单独的行动,坐车,购物等等都不放手让女儿去做。管的连李丽贝特的爸爸都受不了了。但是为了先生,李丽贝特和妈妈吵过架后,情况得到了改变,李丽贝特可以单独出来,只要早一点回家就很好了,这一改变让妈妈也没有那么紧张了,似乎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先生父母:超级智慧的爸爸,在先生被误会成小偷后,在家表现轻松,把这个事儿当做笑话,但是在学校去找校长理论的时候,却生气不已,甚至发生了争执。先生妈妈(黑白混血儿)非常相信自己的儿子,学校第一时间就和校长争吵,因为她说她小时候受够了别人的侮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受罪。但是事后觉得自己太冲动,不应该这样。父母这样的态度对先生来说一定感受到温暖吧,先生一定会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受伤的心灵能得到些许安慰。
思想家的父母提及的非常少,但思想家因为给小胖子的妈妈打电话告诉她,他们去了她家,并且把她儿子给锁在地下仓库里因为沟通方式不当,导致胖子的妈妈报警进警察局回来的时候,思想家日记中写到:据说我妈妈比李丽贝特的妈妈还着急。这样的妈妈,润物细无声,不在孩子面前展示出她的焦虑,但是孩子都能感受到妈妈的爱,虽然妈妈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孩子希望自己恨不得多长两条腿回去,免得自己妈妈担心。这样的妈妈是智慧的妈妈,让孩子觉得温暖的妈妈。
胖子的妈妈:丈夫在国外工作,自己开了个咖啡馆,平时在店里留宿,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睡着了跟死人一样,平时给孩子过度满足,要啥给啥,但是她总是忙自己的生意,晚上半夜才回来。孩子地下仓库里有什么都不知道。当他接到思想家的电话状况都没有搞清就报警了,警察把她的儿子带到派出所的时候,她想到是:要让我的丈夫知道了怎么办,我把这个孩子送到教养院去了。并且阻止要毒打孩子,想不明白要什么给什么,什么都不缺的孩子怎么会去做小偷。
克朗的妈妈则是什么都没有说,她要花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但是什么都不说这样的时候妈妈真的很了不起,我想她至少不会对克朗施暴。
通过这些家长和孩子我看到自身很多弱点,李丽贝特和胖子妈妈的影子 。每个大人都应该好好思考和孩子的关系,他们是真的什么都不缺吗?
通过书中思想家说:我更讨厌那些说先生是贼的人,他们对先生的伤害并不比真正的贼少。这句话让我想到很多,在现在网络社会,速度流传之光之快,实在难以想象,如果我们也像那些把先生当成贼的人一样,我们可能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不仅仅想到了很多自杀的明星,他们可能来自舆论的压力,也可能来自网络的口诛笔伐。键盘侠的谩骂……
文中提出一个观点让我们思考: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容易因自己的种种缺陷而毁于孤独,这种孤独唯同龄人的友爱温馨能使其融解,可是让孩子们去喜欢一个他们讨厌的人,他们能做到吗?这恐怕要大人一起想办法了。
这是一本有大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