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中午跟女儿的午餐,肉炒蘑菇,黄瓜炒鸡蛋,凉拌莲藕,油炸土豆条。终于找到炸土豆条的窍门了,就是要拌上干淀粉和打一颗鸡蛋,然后放上盐和五香粉,拌匀用油炸,火不能太小。女儿吃的美的说下午还要吃,可是油炸食品还是一天别吃这么多,坚决拒绝她的要求。不是自夸,自己的厨艺这两年急剧上升,怪不得老觉得奶奶做的饭,爸爸做的饭,还有那些姑姑们做的饭好吃,原来这饭菜也是要经过岁月的打磨才会越来越有家的味道,每家每户的味道也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为了孩子们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能多吃点,能促进他们的脑力,体力发展,做父母的人,尤其是妈妈,也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一边勤学好问,一边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加努力,终于拥有了一两个或者三四个拿手好菜,等孩子们馋的时候追在屁股后面说:“妈妈,妈妈,我要吃这个,我要吃那个”……即便孩子们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猴急了,也会在回家前打电话说:“爸(妈)我今天回家呀,就做那个那个什么吃吧,你做的可最好吃了”。想起这一幕一幕生动的场景,温馨,幸福,骄傲都会立刻从心里荡漾开来,开成一朵喜笑颜开灿烂的表情之花 ,传染给街坊邻居,宣告自己最心肝,最疼爱,最让你引以为豪的闺女儿子就要回家来了,仿佛古代那敲锣打鼓,凯旋而归的探花。接下来你就该忙忙活活的奔波于各个大超市,菜市场准备好那些牵引孩子们味蕾的各种食材了。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说中国之所以吃的文化发达,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还集体停留在一岁前的婴儿期,而一岁前,是口欲期,口欲期的特点是嘴部是快感中心。《巨婴国,作者,武志红》,这个问题导致中国人都是巨婴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吃文化的发达,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觉得还是利大于弊。
远的大的不说,就说我们一生都念念不忘的妈妈的味道,是不是很大程度上是对爸妈那某一道拿手好菜的念想?一日三餐,简单而琐碎,却是妈妈用心的佳作。节日里,饭菜明显的丰盛起来,香味更浓郁了起来,家人围在一起,即便不多说一句话,男人们品品酒,女人们,孩子们喝喝平时不怎么喝的饮料,爱搞仪式感的家里再搞搞简单的仪式,边吃边喝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我们的亲情,大部分看重亲情的人是会珍惜这样的家庭聚会的,团圆饭,传承着这种要和睦,要团结的民族精神,不是有一句话吗?舍小家,为大家。而香喷喷的饭菜,明事理的老人才能让大家把这顿团圆饭吃的温馨,热闹,且有滋有味,回味无穷。否则,这样的团聚也只是虚有其表,随波逐流,顺应传统文化的形式主义而已,我们每个人也只是被道德文化绑架的牺牲品而已,有苦难言,行尸走肉,拥有一副笑脸但软塌塌的笑脸人。(引用《巨婴国》里的描述)。相信,谁也不想去参与这样只有形式的聚餐,即便是亲人。
上面说的是大家庭的团聚,相比较,一个小家庭的团聚就相对简单且幸福值高许多了。人少,要兼顾的情绪少,而且父母和孩子亲密度也高,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爱吃什么也可以肆无忌惮的多吃一些,吃相差一点也没有关系,气氛轻松,人轻松,美味的食物自然就变得更加可口了,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和亲密,是不是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所以说,吃,虽是小事一件,但这种文化意义的存在使得吃也变得不同寻常。
每一顿平平常常的饭,看起来平淡无奇,那滋那味却已流淌了千年,万年!潜藏在我们挑剔而敏感的味蕾上,蛰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指引着在外拼搏流浪的游子快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