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盘成长是初心
心里的事堆积多了,反而无从下手。前段时间状态佳,积极复盘了十五天,每天一篇文章出来,感觉生活是积极向上的。
我很理解自己那种安心学习的状态,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与人交流氛围是无可比拟的。突然有一天,开始累了,天天感觉很困,每天的计划就失败了。
况且加上面试+找房子,突然就发现这样消耗了大部分精力,没有心思学习了。现在七天的思维导图、品牌课都没有上,还有训练营的点评和小组运营,给自己加了很多任务,虽然精进的心不变,却发现有点舍本逐末了。
我也想自己变成超人,把这些事情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趁着事多的时候,刻意练习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和迅速投入的方法,然后把事情都有条不紊运转起来。我又想到秋叶老师了,他们都有刻意练习的经历,不然也会分身乏术。
作为一个爱深入思考的人,我对迷茫、困惑和不安、喜悦的感知是很清晰的,我希望能够剖析自己,写出我心情,然后让一切风轻云淡。似乎是有效果的,因为我很开心把自己的印迹留下来。凡事需要适可而止,我在某一个程度上,会寄希望于一件有效果的事情,以为可以一劳永逸。
这是不成熟的想法,有效果是让我坚持的动力,而长期坚持才有可能有改变,否则只是一次性的刺激罢了。浮躁的心又蠢蠢欲动。
我曾经很开心,把自己定义为写作冥想者,遇见有缘人。因为少见而吸睛,并不代表是合适的,我不一定会接受默默地写作,我需要给别人看,融入合适的圈子。
所以我开始把复盘文私密设置,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而不是吸引粉丝的内容。少了这部分欲望,找回初心,通过写作复盘成长。
二、 to c 困局的顿悟
三月份沉浸在学习当中,我觉得一切都很美好很快乐。和在学校的专业化学习不同,知识付费学习,会让人感觉很有成就感,因为新的知识和套路,会迅速拓宽视野,解决当下的问题。我没有意识到,这个不是深度学习,如果有了一定深度,可能也会很累。
之后开始进入找工作状态,突然就有点方。没有太大自信了,而且一直拖延,我知道我迟早要迈出这一步。
也许心里把下一份工作看的太重要了,我对待自己的人生这么不负责,哪一份工作不重要呢?
每次要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我会问自己太多问题,总觉得准备不够,成长不够。但是心情已经被破坏了,因为成长和努力,不是短时间内就出效果的,回想过去两个月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这是好事。
要学会平衡学习和实践,我曾经的想法是万全的准备,任谁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心里一直考虑自己的to c思维如何建立起来,这个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品牌、产品、运营,这个是互联网公司经营的三条柱子,产品是内核,应该接受市场反馈,迅速更新迭代,而不是闭门造车。从个人角度来讲,就会非常简单,产品组合就像是人生的很多方面,求职是一样,不是一样要多面试多积累经验吗?
除此之外,原来我也不懂品牌和运营,因为断断续续不稳定的状态,不是好的运营;不一致的情况和变化太多的想法,无法形成良好的品牌。
三、一直弄错了方向
想到当初改简历的痛苦涅槃,还有面试时说太多话的困窘,以及面对不成体系的初创公司有诸多不理解,细想回顾,都是平常精进过程中的小细节而已。
都是点滴的小瑕疵,缺乏一个顶层思维的指导和引路,也就没有连点成线的能力。有了高阶思维,就会产生系统方法,还有塑造个人品牌的底气。
我一直想改掉坏习惯,了解自己究竟问题出在哪儿,结果问了那么多人,与别人交流,发现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我现在还是相信,通过把难点和问题一个个攻破,我就会变得可爱迷人,然而站在优势理论的角度,这也许是错的。
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把问题解决完了,也无法发展核心力量,因为这些问题本来就不是增长的动力,充其量只是在隔靴搔痒而已。可以让生活更美好,却无法让钱更多,让日子充裕起来。
发现核心动力,树立有效的成长目标,让周围的其他问题有个解决方案,这样的组合事半功倍。所以,我理解是,解决问题不是让自己成长的关键,发挥优势并取得成就事件才是。
有了这个感悟之后,我能够把自己从自责中解救出来了。改进小问题本来就不是关键目标,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更无需自责。
每日问自己,关键优势有哪些?你做过哪些令你自豪的成就事件?你该如何树立基于优势的发展目标?找对了方向,才有成长动力和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