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靖媛
各位家长好!
三年转瞬即逝,初一入校时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场景好像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孩子们都长大了,要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了。此刻,我心中既有成就感也有失落感,但更多的还是祝福,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下一站能继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三年来,感谢各位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最后,还有几句话要嘱咐,请家长们耐心看完。
1. 让孩子成为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而不是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有外向的,也有内敛的,有擅长理科的,也有喜欢文科的,这些本身就是孩子的特点,无所谓好坏,更无需改变,只要不过度,让孩子成为真实的自己就好,不要让“别人家的孩子”害了自己的孩子。既然我们没有做到样样精通,就不要期待孩子完美无缺。
2. 能够生发力量的爱才是真爱
毫无疑问,天下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给孩子的爱是真正的爱吗?我们的爱是否让孩子更爱父母、爱家人、爱生活?我们的爱是否让孩子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和独立?如果没有做到这些,我们的爱可能只是宠爱和溺爱,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爱!孩子只有在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不断反思中才能成长,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家长们,不要用我们所谓的爱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我们,大胆的放手吧,让孩子学会劳动,学会做事,学会付出!
最深刻的爱不是给予,而是教会孩子为他人付出;最珍贵的爱不是情感上的关怀,而是人生路上的指引。
3. 学会引导和沟通
孩子们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长们可能会疑惑:原来那个乖乖孩怎么不见了?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孩子逐渐感觉自己已长大成人,有独立做决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时,如果家长还是把自认为好的东西、对的东西强压给孩子,就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希望家长们能尊重理解孩子,如果孩子们做的是对的,我们就大力支持;如果孩子们做的不对,只要无大碍,我们可以默默的观察,静静的等待,让孩子去试错,去反思,去成长。同时,和孩子交流沟通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正确的点拨和引导比发号施令效果会更好。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做一个有思想、有远见的人;其次,要培养孩子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