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
如果要票选一个“你的20岁时最困扰的问题”,相信这个问题一定榜上有名。
作为一个跨过了20岁黄金十年的大叔,曾经也一度心灰意冷地认为这个问题对于自己是无解的。而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都是天生的,特么就是投胎投出来的。直到最近在一次刷微博中,看到了复旦陈果老师的一段讲课视频,我似乎嗅到了答案的味道。
先回到这个问题,我做个比喻。道理,指的是方法论,是那些指导我们成功的目标设置法,GTD时间管理法,每天早起打卡,读书拆书会等等。一个道理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通常我们都是寻找另外一个道理,这其实就好像我们用一个app不好用,就换另一个app,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也许是底层操作系统的问题?
app是道理,那么操作系统就是我们的心理与精神层面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变老,但是不一定谁都有过青春
那天我微博刷到的陈果老师的课,讲的是关于一个人精神生命的课题。
成熟——心理——精神界——衰——精神沉沦
老——生理——现象界——老——肉体退步
陈果老师说,变老属于生理,而成熟属于心理,老属于现象界,而衰属于精神界,老是自身肉体的退步,衰却指的是一个人精神的沉沦。
关键是,这两者并不一定同步。衰老衰老,虽然人一般这是这么讲,但是有的人确是老而不衰,就算自己身体如何退步,但是精神永远乐观向上,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虽然身体健壮,但是精神却已经沉沦,唯一看好就是宅在家里煲剧,做着我老奶奶80岁在做的事。
看完我如梦初醒,是的,一个人如果精神沉沦了,给他再好的方法论又有什么用?
讲完精神层面的问题,再来看另一个心理问题,精神熵
熵,原本是物理学中指能量在转移过程中浪费掉的能量的大小。后来,心理学家米哈里教授在《心流》中用它来形容人的心理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取名精神熵。
无所事事,不知所事,乱七八糟的状态是否很熟悉?这就是精神熵值趋高的一种表现。而人一段进入这种心理无序的状态中,想要去做其他事是很难集中精力的。
我根据这两个问题,划了一个象限:
横轴是精神状态的衰——盛
竖轴是精神熵状态的有序——无序
根据这个象限,人被分为了四种状态:
第一象限:心理有序,精神沉沦
每天早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过了第一天,后面的几乎都是复制粘贴的,或许直到死的那天,都是无两样,连算命的钱都省了。这是大部分体制内的人的现状。
第三象限:心理无序,精神沉沦
这种人整天无所事事,也不知所事,既不知道活着要干嘛,也不知道每天醒来应该干嘛,人生就只剩吃喝拉撒和游手好闲,这种人随便给人拉一下,就会走入黑社会与吸毒的隐患。
第四象限:心理无序,精神强盛
这种人虽然乐观积极,敢于尝试,但是却又常常没有耐性,执行力差,总感觉自己是有才华,但却总是无法兑现,临门的一脚老是差强人意。也有很多创意工作者属于处于这个象限,因为做创意的灵感有时是需要的就是无序的自由组合,过于循规蹈矩,反而难出成绩。
第二象限:心理有序,精神强盛
毫无疑问,这是人生赢家的状态,工作生活安排得条例,还有一个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人能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最佳状态。
作完上面的分析,我对自己的底层的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找到人生的出口,首先得定义自己的问题,不然感冒却吃止痛药,永远也不会好,治标得先治本,才是解决之道。
现在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为什么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
因为一直以来,我懂的都是道理,却不懂自己。
自荐作者的其他人生思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