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因为参与筹建武山县教育博物馆,我在蓼阳观里呆了一段时间,对这片沉寂了许久的土地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南河淙淙潺潺,混合着西秦岭松林的清幽,从南逶迤而来,沿流冲刷出开阔的河谷地,氤氲着一川的烟雨,滋养着一川的稻田菜圃。这条河谷地,北连陇,南通蜀,旌旗猎猎,车马成流,是曾经著名的祁山古道北段与茶马古道中的一段。东西两侧,云雾山余脉与尖山余脉蜿蜒起伏,顺河腾跃,成双龙竞流之势。
休憩之余,我喜欢站在崖边,仰观东西两山,脑海中总不由自主想起《易经》中的一句话:“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乃大道之本。
我所处的地方,山塬如巨鳌,高高凸起。鳌头后的褶皱处,大块的梯田平整开阔,层叠而上。田地里,果木葳蕤,韭菜碧绿,大棚里的西瓜,在四月的春风中抽蔓展叶,孕育着夏天的清凉。勘察完博物馆馆址后,看春意正浓,我们一行人攀上这片土地。文保中心裴主任兴奋地说:“这里就是洛门观儿下仰韶文化遗址,这里还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存,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裴主任口中的这些专业术语,我似懂非懂,“你说直观点,距今多少年?”“6500年以前,相当于秦安大地湾文化二期。”裴主任找寻了半天,从路边直立的崖面上扣出一块碎陶片,让我们看。三角形的陶片上,分布着粗细不均匀的条纹,是用麻绳压上去的。这儿的地头皆为直立的土崖,低者两米有余,高者达数丈,崖面上均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碎陶片。我仔细搜寻,还发现了一些彩陶片,淡红色的陶片上分布着黑色的宽条纹。我还看见了一些散落在地表层的瓷砖片。裴主任指着一面山崖让我们看,距离地面两米多的地方,黄土夯筑层清晰可见,往上,是石灰层,再往上,是石头碎瓦层,再上,应该是水泥层了。这些崖面,是活的,清晰记录着人类走过的漫漫历程。除了石斧、石刀、灰层、灰坑、陶器等东西,这里还出土了一样特别的东西:石祖。属大地湾三期文化,现藏于武山县博物馆。这片满目蓬勃的新绿下,淤积着人类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当这里的人类先祖思量着在陶罐上用麻绳印制完花纹,坐在田埂边长舒一口气的时候,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正在这条河的下游,一个叫卦台山的地方,演绎着“一画开天”的壮举。
阴阳结合,世间万物,方能生生不息。对面一山湾,为罗家屲龙鬃湾。山湾两侧高高隆起,中间鼓起一椭圆形山包,像极了人类的生命之门。山湾里有村庄,有几棵橡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龙鬃湾下,怀抱着楼舍齐整的蓼阳初中。
蓼阳观高踞鳌头之上,背靠西梁山,东对龙鬃湾。南望,两山排闼一水出,云雾群峰堆锦叠翠,直入云天;北眺,南河入渭,烟波淼淼浊浪滔滔;脚下,房舍参差,沿河岸衍生着十万人家。观有三重,院中套院,极为清幽。二级台基周围残留着几堵土墙,经风雨侵蚀,危危欲坠,应该是当初永安堡的脚印。堡墙原为双层,高约三丈,阔约一丈,有堡楼,炮房。堡门朝西南,有三道,头道门外有照壁,规模是相当宏阔的。观原名“玄都观”,不知建于何时,因院中有蓼花,人称“蓼阳观”。明末清初,李氏族人从陇西迁到蓼阳观,耕云锄月,积德行仁,五六世祖时,修筑了永安堡。一级台基朝西为方形大门,上书“蓼阳小学”,大门西面南面有几间教师宿舍。院内古柏森森,花木欣荣。北面为一幢两层大楼,上下各五间教室,建在二级台基上,二楼与院相平,两边两桥相通,中间成一天井。一棵很大的楸树,生在楼前天井中,从两桥中间长出来,挂着一树紫色的花,很是高贵娇艳。
院子中间,还有一院,没有围墙,是李氏私塾原址。山门朝西,挂一对联: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圣贤有教,修身可以齐家。两边对称,为两间瓦屋,屋中一墙相隔,墙上有门相通。瓦屋东西两面都有门,门两侧为窗户。北侧一间为办公室,南侧一间为碑亭。这样一间办公室,可容纳四人办公。先生坐立窗前,既可研磨濡笔,写锦绣文章,又可品茗酌酒,闲听院前花开花落。进山门,是一座方形教室。山门与教室门在一条线上,几乎一个大步可以跨进教室。教室南北宽十余步,东西长十三步,全木结构,宽檐翘角,方正如一枚大印。西面与东面各有八扇门,南面与北面各有十六扇窗,安着玻璃。窗户原先镂刻着花纹,糊着薄纱,相当考究,玻璃是后来换上的。这间教室的设计极为科学,既利于通分采光,更利于安全疏散。四周檐下长方形木格里全是绘画,分门别类,有水果类、家具类、蔬菜类、花卉类、乐器类……图画旁是名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体现出古代启蒙教育“尚实”的特点。整个建筑群红门灰瓦,规整大气,很像个道观。而真正的蓼阳观,在李氏私塾背面,东迎旭日。原先的建筑早已消逝于岁月的凌乱中,只留下一些巨大的砫底石,于荒草砖石之间,彰显着昔日的辉煌。现在的三间,规模较小,是新建的,内部装饰尚未完工。
院中的柏树,也分阴阳,南面的四棵皆为独枝,背面的四棵主干皆分杈。教室周围的四棵,已经很大了,绿意茂腾,已过百年,是当时修建私塾时栽植的。这些柏树的年轮里,应该清晰记录着这座私塾的历史。
李氏私塾由贡生李南峰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创建。李南峰为蓼阳李氏七世祖,学识渊博,学成后没有去应试,而是致力于教授生徒。起初,李南峰仅在自家书房中教授族中子弟,后来村中入学者越来越多,于是李南峰说服族人,筹集资金,在蓼阳观内创办了李氏私塾。私塾建成后,由于李南峰年老体弱,无法继续作教,便子承父业,由次子李彩接任。1910年,后继者同族李骏业联合车贯朝、李克昌、令曾兰、康达济,共同商议兴办新型教育,于1911年将李氏私塾扩建成蓼阳两等小学堂,成为当时全县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1913年,改名为蓼阳高等小学校;1918年,改名为武山县立第二小学;1940年,改名为武山县蓼阳中心学校;1944年,改名为武山县蓼阳乡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改名为武山县第二完全小学校;1951年,改名为武山县蓼阳人民社办完小;1970年,校内附设初中;1979年,初中分离,搬到现在的新校址;1985年,学校建成二层教学大楼;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学校校舍受损严重,重新选址;2009年秋季,蓼阳小学整体搬迁至现在的新校舍。
人去楼空,昔日热闹的蓼阳观内,由此清寂了下来。但是,人们不会忘记蓼阳观,不会忘记李氏私塾。宋玉《风赋》有言:“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武山近代教育史上的办学兴乡之风,有很大一股,就是从这院中的蓼花之间吹刮起来的,有碑为证!
山门南侧碑厅中间的隔墙门洞里,嵌着一方高高的黝黑的石碑,为“清授修职郎岁贡生宁远李蓼阳先生教思碑”。动乱期间,乡人将石碑嵌在门洞中,抹上烂泥,石碑才得以保全。碑文为陇南文宗任其昌长子、光绪甲午进士任承允所撰,近代甘肃著名学者刘尔炘所写。记述的是李氏的历史及李彩的事迹功德。在幽暗的屋子里,透过幽暗的时间隧道,我们看到了一个光彩灿烂的李彩先生。李彩字子文,号云岗。清光绪时岁贡生,李南峰次子。性恬旷,无俗慕,为文清鉴而隽永,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善音律,善吟风,工书法,晓医药,有父风。幼颖,同治癸酉入庠,旋食讫。乡试屡荐不售,遂绝意进取。后继承父业,在李氏私塾里教授生徒。因教学有方,人称“李蓼阳”,于1911年去世。
其实,仅从这短短的的“记史”式的文笔中是难以完全看出李彩的光彩灿烂的,得转到另一间屋子里,去看碑的背面。石碑的背面整齐有序地刻着许多名字,俊逸挺拔,字字生辉。不仅有李姓,还有车姓、潘姓、令姓、王姓、袁姓、柏姓、白姓、邓姓、周姓、邓姓……我数了数,足足有378个名字,这些名字,都是李蓼阳先生的弟子。这实在是一份既豪华又显赫的名单,随便一摸,金石之间,都能触摸到一个个俊骨铮铮的名字。不妨往下看:同族李克明,1906年任教于宁远县高等学堂,为该校添置师范生若干,培养师资,开武山师范教育之先河,后任第一届国会众议员,甘肃省教育厅厅长。同族李骏业,武山近代教育开拓者,清宣统三年(1910年)与李克昌、车贯朝、令曾兰等创立蓼阳两等小学堂,任首任堂长。同族李克昌、李绍业、李澄、李朴都历任蓼阳学校校长,李彩之孙李朴更是继承了先人的遗志与雄心,重新修整校园,聘请德高饱学之士为师,使学校焕发出兴旺气象。车贯朝,1918年捐献耕地2亩创办山丹小学,在其影响下,其子侄辈及群众捐资兴学,蔚然成风。令曾兰,1926年任武山首任教育局长,任内办起了县立初级中学、自治学校,半工半读纺织学校和通俗教育馆。裴绍俭,宣统三年(1911年)在蓼川兴办“夜风学堂”义学,儿子裴慎于1939年春捐款捐地,建成蓼川完小,任校长。杨承德,1940年与地方士绅令增蔚、张国模、康尔贞、令宪、王昌等理荒秽、辟砂砾、鞅掌指挥,于1941年3月1日再次成立因“饥瑾年荒,经费虚悬”而停办十二年之久的武山县立初级中学。李俊彦,1926年筹办武山自治学校(县初级中学前身)。张政,1917年与潘汝敬在洛门创办国民学校,任校长;1934年春,创立洛门女子小学,任校长。郭雄,1943年9月发动洛门、蓼川、盐池、林家庄、侯家山、关家山、文家寺、郭家庄等30个村庄的群众集资办学。李恭,甘谷县磐安镇尉家沟人,江苏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返回母校蓼阳小学和武山中学执教,后于1940年创办了武都师范……
薪火相传,血脉赓续,这些先辈,都是武山近代教育的脊梁。这些脊梁,都是从这座李氏私塾中走出去的学子,都在传承着李氏衣钵,延续着明清以来武山“人文蔚起,科举联翩”的崇文重教之风。不仅仅这些,李氏兴乡办学的馨香,还顺着山脚下南河水的清冽甘甜,顺着古道上马帮商客的驼铃,顺着院内蓼花的芬芳,传到更远的地方。
1911年扩建成的蓼阳两等小学堂,经数年的努力,一时誉满陇上,蜚声杏坛。甘谷、西和、礼县、岷县、漳县等地的学生闻讯纷至沓来,在校人数多达280余人。那是怎样盛大的场面啊,校园之外,兵荒马乱,饿殍遍野;校园之内,桃李芬芳,书声朗朗。一群群操着不同音调的学子,耳听圣贤书,胸怀报国志,两眼鳏鳏,于风雨飘摇之中,蜗居陋室,找寻能够照亮黑夜的明灯。正如馆内遗留的陈青选的一句残联一样,“清露被野嘉禾遂生”,春风化雨润桃李,这些如李恭一样的众多学子毕业后,又继承李氏遗风,奔赴各地,一代接一代,开枝散叶,舒展出陇原大地上桃红李艳的绚丽画卷。
博物馆的建设如火如荼,日夜不息,历时二十天,已接近尾声。那天,我们正在馆内忙活,忽而园里传来一阵叽喳雀跃声。出门一看,是一群小学生,背着小书包,扛着队旗,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参观李氏私塾。院子里,丁香正飘紫,牡丹恰爆花,人面繁花相映红。蓼阳观内,春色又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