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就惯着吧,惯着吧……”
每当我买衣服给儿子的时候,爱人总是这么无奈地重复着一句话。我也知道,我对儿子在物质上是有些惯着。从小给他买牌子的衣服穿,以至于儿子有个“小名牌”的外号。等儿子上学了,铅笔、本子、橡皮等文具各式各样都一打一打买回来放着,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我也跟着心花怒放,感觉到无比满足。
我偶尔也反省自己,也担心物质上过于富足了,使得孩子不思进取,不懂节俭,不知珍惜。
可每每逛街看到漂亮的衣服,在校园里看到哪个和儿子同龄的孩子穿着帅气的鞋子,都情不自禁地去看,甚至打听是在哪里买的……通常是没过两天,儿子就穿上了那件衣服或那双鞋子。
因为有我这样舍得花钱的妈妈,儿子的着装从来就很潮,儿子也变得很注重打扮。对我这种做法,很多人都表示质疑——不懂节俭,从小讲究吃穿,不得把孩子惯坏了?
于是我时常对那些表示质疑的人讲:有条件干嘛不给穿?外在的美好有利于给孩子树立自信心,一定的物质满足有利于减少攀比心理及强烈的物欲。讲得天花乱坠,有时碰到“知音”应和,更是沾沾自喜。
儿子衣柜里的衣服一天比一天多了,弄得那些衣挂穿着半袖,套个卫衣,还得披上风衣,显得无比臃肿;鞋柜里的鞋子互相拥挤,时不时来个不太情愿的拥抱……而我这个不靠谱的妈妈却停不下来给儿子买东西的步履。
有一次,搞心理学的朋友直言不讳:我懂,你那与其说是惯孩子,不如说是在补偿自己!
刚开始我有些不大情愿接受这种说辞,怎么叫补偿我自己呢?我不是在尽心尽力养育儿子吗?补偿自己应该给自己买呀,我很不以为然……可后来仔细想想,我那些有点儿失去把控的行为背后,就是那种补偿心理在作祟。
我三岁失去父亲,七八岁开始就懂得了什么叫寄人篱下。妈妈改嫁以后又生了一儿一女,在那个家里我简直就是多余的存在。虽然继父人很好,但拮据的日子里,我什么要求都不敢提。本子前后面都用没了,还用橡皮蹭掉再写,实在是用不了了,才小心翼翼哀求妈妈买个本子,看到人家孩子家里成打的铅笔和本,我无比羡慕,但从来都用默默地学习来抵挡那种富足的诱惑。
新衣服更是不敢要,记得高中时买的一件高领衫,等我谈婚论嫁时还穿着,当时老婆婆看着我那件发旧的高领衫眼眶都红了,当场命令我爱人领我去买了件新的。
如今日子过得富裕了,我还是不太舍得给自己买东西,但给儿子买东西从来都是下狠手,看着打扮得帅气的儿子,心里那个美呀,简直就是艺术家欣赏一件精美艺术品的心理;看着儿子脸上绽放的幸福的笑容,更是美滋滋的。那种满足感、幸福感让我感到轻飘飘的,我觉得那种感觉比毒品还厉害,那种快感让人越来越上瘾!
幸好儿子并没有因为我的娇宠而变成纨绔子弟,幸好儿子铭记着我的那句用来迷惑自己的话:现在妈妈把你当“小绅士”养着,将来能否成为“大绅士”就得看你自己了。
我惯着儿子其实是在惯着自己,纵容自己去享受那种富足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补偿自己那一片缺失了幸福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