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Patti
时间过得很快,麦豆悦读21天的训练营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这21天有国庆长假,也有普通上班的日子,每天阅读和推荐一个绘本,已经成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这种感觉坦白说,有一部分出于内在动力,也有一部分出于机械,我不能说自己每一天都很有仪式感地欢欣鼓舞地和大家分享一个绘本故事,但是也确实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我有冲动把看到的好故事,或者想到的好点子分享给同在一条路上的朋友。
当我看到好故事的时候,我始终在寻找一个平衡,作为一个机构的教学者,如何在有趣地呈现这个故事的同时,能够给到孩子们一份实实在在的收获。我总是在想,他们享受一个故事就可以了吗?他们是不是需要在我的课堂上能够习得一些知识点,通俗意义上地学到东西?
当我在Lily老师的课堂上,以及这两天从英国远道而来为我们做培训的Andrea老师身上,看到了我将享受故事和习得知识摆在了二元对立的两面上,我内心这份焦虑得到了某种消融。
我是一个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孩子,印象很深的一次,当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妈妈拿了一篇中学的作文题目给我,要我写一篇文章,而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当时非常困惑,我不明白这个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意思,作为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我的世界里除了好看的发夹和好玩的泥巴,还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呢?
当我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被要求成为一个成熟稳重有责任感的人,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符合大人设立的标准,以及达到他们的期望。所以当我已经成长为一个成人的时候,我内在的孩童仍然非常活跃,我希望能像一个孩子一样自在徜徉。
在我的课堂上,我希望能够保护孩子们这一份自由的天性,我对那些所谓的至上而下的教导、以及道德标准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当我看到有很多的绘本,如此的开放,如此的纯真,我看到这份美好在我和孩子之间自然地流动,我认为这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当我从教学的角度,想要给孩子们一些适当的输入,我内心深处就对绘本有了一些不纯粹的设定。我害怕自己给的不够多。
但是上完Lily老师的课,我的内心又重新回到一个崭新的孩子的视角,当我以这个视角去审视我的教学,我发现,我所做的已然是朝着美好的方向,那些创新的点子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很好玩,孩子怎会不享受、不学到呢?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美好的学习了。谁说学习就等同于苦逼地下功夫呢?
所以,感谢在这样的时刻遇见麦豆阅读,不早也不晚,后会亦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