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的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今年又偶得的祝勇先生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学生时代收藏的《东坡诗集》,这三本便是我最爱的书籍了,堵车的时候,接孩子等待的时候,临睡前的寂静时光,出差的旅途中……陪伴了我很长时间的便是这三本书,不,陪伴我的是苏东坡那光耀千载的智慧,他不仅闪耀了一个宋代,也照亮了后辈无数人的心田。他旷达超然的一生,十个世纪以后,当我读到顾城那句诗——“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由衷地想把这句诗致敬给我的男神——苏东坡!
千古风流人物,数男神只认苏东坡!这不仅是因为苏东坡重要,每一个中国人心头都萦绕着他那些几乎脍炙人口的诗句词句,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比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比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比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比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比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更不用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有孤独,有相思,又柔情,又豪放,有挫败,有挣扎,有苦涩,有洒脱,他的文学几乎包含了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所有主题,于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他相遇。余光中说,如果他要出去旅行,不会找李白一起,也不会找杜甫,一定要找苏东坡,他是个一个好朋友,他能让一切变得有趣,哪怕在监狱里,在没有米下锅的艰苦里,在挚爱离开的悲痛里……他都能用超然的乐观豁达,将一再被打压被流放的生命演绎得无比生动,真真切切实现了“人可生如蚁但美如神”!
我心中的男神苏东坡,他是享誉天下,连皇帝都要抢着他的诗来读的大才子;也做过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农夫;他做过杭州、密州、徐州等一线城市,勤勤恳恳为民办实事的太守;也做过放浪形骸,酩酊大醉的世外高人。他的一生中,曾两度被皇帝提拔重用,又两度被贬谪。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贬出岭南的文人,最远竟被放逐至“天涯海角”的海南,但那又如何呢?你看,他被贬黄州时,脱去文人的长袍方巾,改穿上了农人的芒鞋短褂,忙着筑水坝,建鱼池,从邻居处移菜苗,从老家四川托人找菜种。一片大荒地,终于被他改造成有稻田麦田,桑林果园的小农场,他也在终日的劳作中找到了快乐,索性自封“东坡居士”。苏东坡对美食和下厨,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即便是生活艰苦,也能玩出花样来。他创造的种种著名菜色——东坡肉、东坡鱼,其实都是在匮乏的原材料和极其便宜的食材之下做出的美味。甚至到他后来被贬到偏远的惠州,实在没东西吃时,他还能向屠户买到没人要的羊脊骨。将它们煮熟,用热酒淋一下,撒上盐,放在火上烧烤。这大概是最早的羊蝎子吃法。同是在惠州,他发现了荔枝这种中土罕有,丰腴甜美的水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还在书信里跟儿子开玩笑说,说千万别让那些陷害他的人知道岭南有荔枝,否则,他们会跑过来跟他抢荔枝吃。林语堂说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的确,生命如蝼蚁,他用智慧让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华,他用横溢的才华和乐观的心性,给了命运漂亮的反手一击。
人生就那么短短不到百年,苏东坡用好玩儿,用机智、幽默、坦荡,和自己的苦境相周旋,从不绝望,也从不泯灭自己的创造力,不仅让我们见证了世界的荒谬与黑暗,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潜能,看到了中华文化精神的茁壮。他将自己的思念与感伤,快乐与凄凉,将生命中所有不能承受但又必须承受的轻和重,都化成一池萍碎、二分尘土,雨晴云梦、月明风袅,留在他的词与他的字里,远隔千载,却依旧脉络清晰。在悲剧性的命运里,他仍不忘采集和凝望美好之物,像王开岭所写的;“即使在一个糟糕透顶的年代,一个心境被严重干扰的年代,我们能否在抵抗阴暗之余,在深深的疲惫和消极之后,仍为自己攒下一些明净的生命时日,以不至于太辜负一生?”苏东坡,那样执着地用他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生命如蚁但可美如神”,这是古老的东方哲学最早在苏东坡那里的实现。一千年前的这个男子啊,让我充满了言说的冲动和喜悦。
王小波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拥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要拥有诗意的世界。”苏东坡有着一个五彩斑斓的诗意世界。他精通诗词、绘画、书法,也乐于谈道谈禅,说人生哲理。在他最艰难的那些日子里,他对诗文画艺的审美,使他对艰难的生活保持了一颗敏感明亮的眼睛;而他读过的书,对禅道哲理的深切体悟,又让他用开阔的心态,活过了曲折的人生。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东坡的千古感慨,如潮水一般拍打着中国人的精神彼岸。每当彷徨、失意、压抑、落寞袭来时,重温苏东坡的生平,吟咏苏东坡的诗句,拿起毛笔追寻他笔端曾游走的线条,总能扫开精神的雾霾。于是,在林语堂无可超越的传记《苏东坡传》的文字里,在台北故宫亲眼见到他的书法作品和画作里,在祝勇先生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的图文并茂的真实叙述里,在很多晨昏吟诵他的诗词里,我无数次与他相遇,那么真实,那么好玩,那么让人觉得亲切,又那么让人无比敬仰!他使我不再苦苦质疑这平凡如蝼蚁、缥缈如蜉蝣的人生究竟有何意义,他使我在面对人生的生离死别、困惑困境时还记得“初心永在”的坚守,他使我真正了解到“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