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组织部门作为干部培养工作的核心职能部门,要不断加强党性培养、打造成长环境、拓宽上升渠道,助力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拉紧“牵引绳”,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很多年轻干部大多没有农村工作生活经验,部分年轻干部学历高、背景好,对开展基层实践锻炼有抵触,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也有很多年轻干部走上工作岗位为的是“铁饭碗”,不愿意到困难多发的一线锻炼,存在畏难情绪和本领恐慌。组织部门要坚持把学习理论同党性锻炼结合起来,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年轻干部养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习惯。要多探索“青年大讲堂”“重走先辈路”“那些年那些兔”等年轻干部更易接受的方式,将党性教育做到年轻干部的心坎上。
备好“磨刀石”,打造年轻干部成长环境。年轻干部大多有干劲、有热情,但工作中难免受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认为“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组织部门要为年轻干部搭建实现理想的平台、给予施展拳脚的空间,对年轻干部中确有真才实学的,要敢于放手使用、敢于压担子、交任务,积极支持他们大胆工作,着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培养氛围。不怕试错,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正能力,要把年轻干部从繁琐冗长的统表、材料、会议等事务中解放出来,让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复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挑选出“真金白银”。
铺就“登云梯”,拓宽年轻干部上升渠道。有追求方有动力,对年轻干部既要严管,亦要厚爱,最大程度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要落实轮岗交流机制,根据年轻干部能力特长,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多种形式交流,让年轻干部得到全方位岗位锻炼。组织部门要健全干部实践锻炼管理和跟踪考核机制,对态度积极、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并纳入后备干部库给予重点关注与培养,并在评优评先、提拔晋升等工作中给予适度照顾;对部分在一线锻炼成长缓慢、工作成效不高的年轻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提醒,确保干部实践锻炼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