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文章】
#RIA学习力导师践行营#
告别应试思维,从此打工不再累-薛毅然
今天我发现很多嘉宾都会先说说自己的年龄,可能是为了打破年龄焦虑吧!对!我今年51岁了,年龄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要活到90岁、100岁的人,即使35岁再开启一个新的事情,十年磨一剑,成为专家45岁,也可以为祖国再奋斗20-30年呢。
我先来介绍一下自己,在过去的八年中我做了2000+职业发展咨询,来找我的伙伴有各行各业的,去年我和舒扬做了一本访谈体的书《职场真话》,里面没有结构化内容,更多是我的观察与思考,感兴趣的伙伴可以读读,有人说可以“治疗”职场精神内耗。
在这本书中我也谈到70%-80%的人,当你跳槽到某家公司之后,你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失望。今天是星期天,大家一想到明天又要上班,就觉得“哎呀,好难受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从学校到职场,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游戏。
曾经辅导的有些小伙伴,我跟他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拿着你的盖洛普优势报告,我觉得对你来说,如果一辈子就是上学考试,你一定是人生赢家。”
你身边会不会也有这样特质的小伙伴?但是,无论你读到博士,甚至博士后,毕业后还是要进入职场。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学校和职场究竟有哪些不一样。
首先大家可以想想,与上学相比,“职场”这个游戏场景到底有什么变化?
上学的时候,大多数时间你是一个人在战斗,听课、做作业、考试,都是拼一个人的脑力和意志力,就像这副小漫画,“四肢”细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有一个“超级大脑”,你就是学霸。而且这个游戏里基本上都有一套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控制住准确率,那就是赢家!
这两天,我在清华沐心学堂听武汉大学的钟年教授给我们讲文化与心理学的课程。钟教授跟说:中国人,无论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基本上我们都是“吓大”的。是呀!所有的考试有分数、有绝对排名,要想胜出就一定要控制正确率,所以我们围绕着正确答案努力,不敢有创新和尝试,都在小心翼翼地追求绝对正确。
可是职场游戏不是这样!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一次次刷题,也没有绝对的分数和排名,你不仅仅需要“一个人的奋斗”还需要“与一群人共舞”,职场游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里面有模糊的任务和多变的关系。
首先是:模糊的任务
比如,很多领导经常会说:“小张,你把这个弄一下。”
那问题就来了:什么叫“弄一下”,有SOP吗?没有。那标准到底是什么?不知道。
其次是:多变的关系。
组织架构调整的情况,其实特别多。你的N+1一会儿变成了你的N+2,或者反过来,N+2变成了N+1,你都要晕了。
那怎么办呢?
我想告诉大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职场中,一定要有一张“全景图”。
就像我们现在的会场里,突然灯不亮了,大家不会觉得太慌张,因为刚刚在亮的时候我们已经大致知道这个会场的基本布局,如果一下子黑了,我们可以听从工作人员的指令,一起把手机的闪光灯都打开。
可是如果你是蒙着眼睛进入这个会场,摘下眼罩四周都是黑暗的,换了谁都会紧张,对吧!
所以在职场中,你需要看到这样的全景图。
有人会说我就是一个基层小员工,想看全景图很难。
但是,难归难,不等于真的看不到。
比如说,某公司某系统,你能看到公司所有人的工作内容,这就叫“全景图”。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中看不到这张图,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因为你有干不完的活,被卷得使劲干活,干啊干啊……早上10点到公司了,晚上10点还没走,哪里有精力去关注什么“全景图”。
所以,我经常会跟伙伴们说,我们需要定期给自己摁一个“暂停键”。
暂停不是不上班,而是你要从任务中抽离出来,向后退一步,站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这个比较高的位置是什么?是站在你N+1,或者N+2的视角,去看整个你所在的业务单元也好,部门也好,团队也好,最近到底在做什么。
这就是说,我们要从学生时代刷题考试的应试思维中跳出来,去看看全景。
看完你所在的部门,你所在的业务单元,还要去看什么?
上下看,看看你所在的公司,你所在的行业情况。左右看,看看你所在行业上下游的组织,他们都在做什么?
我自己会关注很多媒体平台,抽空翻翻这些信息,也是为了让自己能有“全景图”意识,当你有了“全景图”意识之后,就不会再困在学校那种刷题考试的模式中。
刚才我们说到了年龄焦虑,其实大家都焦虑,但不要困在焦虑情绪中,而是想想我们能有哪些变化。
大概十年前,我看过一本专门讲情绪的书,它说的是,焦虑=不确定性×无力感,我们一起来拆解一下。
现在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好像没什么吧。
那无力感呢?在这个不确定性的时代下,如果你还有很强的无力感,那一定是非常焦虑的。那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掌控力呢?
我们换个视角去看看真实的职场和学习的不同,学校学习有老师讲授,课后有作业,阶段性有考试,考试有题库,有正确答案,这就是典型的“固定靶”,但是在职场不仅仅是打“固定靶”,也要打“移动靶”的时候,可以去想一下:
打移动靶和固定靶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是你要有勇气去承担风险。
比如说,老板跟你说:“小李,接下来希望你把这部分的工作担起来。”
你犹豫地说:“啊?我行吗?不行吧……”
那老板可能会说:“哦!那没事儿,再说吧。”
你可能就和某个好机会“插肩而过”了。
当然你的内心戏也可能是是:“就给这么点钱,让我干这么多的活?”
——是这样想的吧?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是没给你涨工资,但是他让你做了更多的事情。这确实会累,但是不是也有可能,他是在让你去打”移动靶“?
如果一直都是打”固定靶“的工作,被AI替代是迟早的事情,而在打移动靶的过程中你一定会获得”拉伸式“成长的机会,有了面对不确定性的判断力和掌控力。
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当我们去打”移动靶的时候,也会紧张焦虑,担心做不成、做不好!越是好学生越容易有“心理负担”,因为学校考试的秘诀是尽最大可能提升准确率。
打“移动靶”就是会面对各种不确定性,会有风险,不过我们可以想想办法,去找一些攻略。
比如学会“抄作业”
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是不能抄作业,到了大学的时候,我们陆陆续续会有一些抄作业的动作,但进入职场是可以抄作业的,而且可以名正言顺的抄作业,也就是我们说的:借鉴。
在组织里面,如果老板跟你说“你来负责这个事”,别怕。他都不怕,你怕什么?勇敢一点,向前迈一步,遇到不会的可以去“抄作业”,也就是我们说的借鉴。
打移动靶,谁没干过错事呢?你看那些做到了高管,甚至更高级别的人,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有过一些做错或者没做成的事。
所以,我经常跟大家说,“试错”的本质是为了“试对”。
通过不断地尝试,你才能知道哪条路行得通。
当然也要提醒大家,职场可以“抄作业”,但是别“洗稿”,在创作这件事情上要有知识产权的意识。
关于职业发展,大多数人都会说:“道理都对,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
我想告诉你,当你没有办法找到那件自己最热爱的事情时,至少可以先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所谓的“包袱”是什么?是他人的声音。你总会听到很多人说,你不能这样,你不能那样……
其实,有很多事情,不要去提那么多限制性的因素。真正的职业发展,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之前有一位小伙伴来找我,说:“毅然老师,我在过去的三年中做过很多探索,可还是找不到自己的Calling。
当时我和他开玩笑说:Calling要是那么容易让你找到,都不好意思叫Calling了。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是事实,我们寻找自己热爱的事情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与尝试,前面的演讲嘉宾也说了,最重要咱们要“苟住”,活的时间长一些,你还有那么长时间去寻找自己的热爱,可以慢慢找。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离开了学校以后,有几件事变得特别重要:
第一点,是要重视发挥优势。
在上学期间我们不得不和自己的短板较劲,因为高考或者考研都是按总分排名的,因此数学不好补数学,英语不好补英语。
但是进入职场之后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短板,而忽略了自己更擅长的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数学不好,去做财务,反而有可能成为财务总监。
是不是觉得像个冷笑话?其实不是。
你数学不太好,不喜欢做具体的财务核算和财务分析,但有可能你更擅长去靠近业务,去整合资源,可能会开始负责融资,然后有了财务管理的”全景图“,慢慢从基础的财务工作中脱身出来,一步步走向了财务总监。
虽然这可能是个笑话,也可能是个小概率事件,但我想告诉大家,当你发现自己更擅长做什么的时候,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
第二点是,你要提升“抄作业”的技能。
能把作业抄好也是需要训练的技能!
一方面你要知道哪里有高质量的信息可以借鉴,尤其是有了人工智能,信息太多太杂了,你要学会筛选;另一方面信息仅仅是信息,你还需要结合你所处的场景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工。
大家不妨可以观察一些身边比较会”抄作业“的伙伴,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第三点,特别想跟大家说的是,你要自己去创造新任务。
有时候,我们到了职场上,工作里,依然会延续上中学、大学时候的思维习惯:老师给我留作业,我交作业就行了。但到了职场中,你要学会自己去创造新任务。
可能很多人会吐槽:“哎呀,现在职场都这么卷了,你还让我去找新的事干!”
对,因为新任务,就意味着新的可能性。在现有的游戏场找新任务,是一个更好的策略,当你把新任务做起来的时候,也给自己创造了被看见的机会。
前几天,我跟辅导客户的CEO说,现在90%的人都能做好任务交付,但是没有能力去发起任务。而那10%能够主动发起任务的人,他们会去引领某些潮流。
所以,希望大家明天进入你所在的公司、你所在的部门,坐到你工位上的时候,都去想一想:今天,我要搞点什么新任务?
第四点,我想说,你不妨勇敢一些。
就像我经常对伙伴们说的,你老板让你负责新项目,他都不怕,你怕什么呢?
你说“怕裁员”,你以为躲在角落,就不会被裁吗?有很多时候,向前一步,可能就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机会。
所以,你不要怕这怕那。当你越来越怕,越来越往后退,终有一天你会无路可退。
如果我们想在这个世界上不断拥有更好的可能性,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一个是勇气!
无论你现在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甚至退休了,都不要怕,因为未来的人类寿命要达到八九十岁,甚至一百岁,你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折腾”。
一个人,只有跟这个真实的世界有更多的交互,更多的碰撞,你才能有真正的自主选择。
最后,想和大家说:
不必”妖魔化“职场,那是我们持续幸福成长的练习场;
幸福成长不可能是选择“躺赢”,而是持续与真实世界交互后的自主选择!
知所能,知所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谢谢大家!
前因后果——
前:文中讲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对读者的价值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这篇文章的?
1.文中阐述在职场中摆脱学院式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可以让自己的工作获得更多可能性;
2.可以让读书在职场拥有更良好的心态,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工作的奴隶,寻找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3.如今就业环境的大幅度下滑,职场人有一定程度的”职场精神内耗和焦虑,现在社会普遍因信息过于发达和受教育程度高,让自己的应试教育的思维固化,以及过于追求确定性,导致更多带着学院式思维的读书人进入职场就晕头转向,不知如何适从。
因:产生相关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给出了什么解决方法,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个方法能起作用?有没有提到其有效的背后机理?
[if !supportLists]1. [endif]传统的学院式学习和职场学习两者本质不同,不同在结果和过程不同,学院式结果答案唯一,职场没有标准答案;学院式过程:按照考试重心,而非自己;职场人学习重心在于自己,在于当下
[if !supportLists]2. [endif]拥有自己的全景图和指定移动靶;学会给自己布置任务;调整良好的工作心爱;有勇气去承担试对的风险;
后:如果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你会收获什么?
获得更多工作的可能性,原来在学校学习,认为失败是不好的,因为考砸的分数式唯一衡量我的标准,但是职场欢迎失败,因为只有失败出真知,多多的失败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成功。
果: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不做改变,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工作或许就原地踏步,无法更好的上升,经济收入也无法获得突破;
对待新鲜的事物不敢尝试,因为害怕失败;
适用边界——
适:文中提到的工具方法,有没有不同的声音,其他方法?有没有不这么做也成功的实例?
[if !supportLists]1. [endif]可以用RIA便签法提升自己的阅读学以致用的效率;
处于自己投身的领域刚好是文献和专业要求极高的领域,例如:法律,财务,税法,审计,在某些对学院式要求极高的领域,我们可以用学院式系统的学习方式,从知识点出发;
用:要做到这个,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if !supportLists]1. [endif]保持阅读和学习的习惯;
[if !supportLists]2. [endif]
边:有没有类似的工具和方法?
1.便签学习法;库伯学习圈;
界:无论是不同的,还是类似的,和文中的工具或方法相比,应用界线在哪里?他们的差别是什么?
[if !supportLists]1. [endif]在面的什么工作的情况下,我们采取学院式思维和职场人的思维方式;
取决于,处于某项工作基于一定的准则上,才可以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学院学习思维,追求硬性的知识;
但是当处于需要结合实际的经验和过往案例做判断时,结果是由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职场人思维,聚效于当下,聚效于自己问题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