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阳台,楼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天高云淡,瞎想随行。
在简书上发文,先要给自己来个赞。不管怎么讲,还是用心写的。有人看或者没人看,到不十分在意。
回到了校园,正式上班几天了。
假期中,曾两次回到这。干什么?值班。虽然校园一个人都没有,但还是要来守住他。不时有领导光临,需要你去接待。他们检查什么呢?很遗憾,我去了两次,均没有得到他们的垂青。
秋雨绵绵,这校园,到处长满了青苔。老的教学楼,年年修,年年漏,小修小补,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放眼望去,总有一种破败的感觉。
他们来了,校园有了生机。晴了几天,他们在校园四处走走,四处仿佛变了样。
这几日,网络上四处传着各校的开学典礼。这些学校要么被称为直属,要么是在城区,要么人数众多。
瞧了几眼有些学校堪称盛大,光鲜的典礼,不由得想我们这学生人数可怜的地方。虽说公用经费能保持运转(也只能保持运转),更多的是捉襟见肘。别人烟花闪现的花销,我等可能能过上好几个月。
这里的开学静悄悄,没人投来关注的目光。最该关注的,却视而不见,悲由心中来。
所谓的满意度调查,却要规定你的回答方式,不可逾越。所谓的各种创建,要你去记住某些宣传的话语,越来越搞不懂这些行为。初衷虽好,做法却极其讨厌。
听闻某教育单位被拟定的负责人不去了,原因近乎于荒唐,说那地方地寡民少。说白了,就是经费少得可怜。
我胡乱思之,一是他根本不具备某种情怀,不过冲钱去的。二是他有情怀,但认为此情怀非钱不能达成,故另赴他地。
坊间传闻,本不可信,但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惟自己的利益为先。
那个文静的,视力受损的女孩,下周一要来,有书友提醒应签订责任书。这个是必须的。我同情她遭遇,也愿意在班级尽力照顾她,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农夫和蛇的故事见得太多了,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女孩还小,如果她知道了这个,明白这个,心中的痛处或许比视力受损更难受。
她的一生,会有多少坎坷等着她呀。
愿她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