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仅献于我复读的朋友们。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打开手机输入自己的考试信息,然后点击查询成绩。看到成绩的一刹那心里不免有些失落,虽然我已经做好复读的准备了,319分,和平常的模拟成绩相差无几。过了一会,老爸给我发来微信问,考了多少分,发过来我看看。屈指可数的几个字我却不知如何回答,最会还是硬着头皮把我成绩的截图发了过去,老爸也没有再回信息给我。
我出生在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在家做点小生意来维持生计。我上面有两个姐姐,最高的学历不过是初中,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全家的希望。我爸是高中毕业,我妈没有上过学,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很是常见,我家里不免有些重男轻女的倾向。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还算说得过去,随后便进入了我们县城还算有名的高中,我所在的班级而且还是那种所谓的重点班级。
高中生活对我来说不过是一部小丑戏罢了,完全是在自导自演,每天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幻想。有时还会纠结于高考,我到底是上北大还是上清华,后来的状态表明,原来是我想多了。每天的幻想都可以改编成一部电视剧了,这就是我那是的状态。后来班主任找我谈话,说我的思想有深度,想的够远,那是我还竟然有点小高兴,我有着别人没有的东西。但事实上对我来说,你想的越多,就表明你做的越少。然后,每次的考试我都常年占据着倒数10名的位置。
“我觉得你的心好老啊”,嗯、我愣了一下,这是第二个人这样说我了,第一个是谁说的我也不记得了,反正记与不记又有什么区别呢。从小我变喜欢看书,上到《周易》下到《安徒生童话》,读的书越多我就越发的迷茫,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知道和做到有着巨大的逾越,我一直徘徊在两者的边缘。都说浮躁的人读书就能使他安静下来,迷茫的人读书就能使他找到方向,那若是在书中迷失了方向又能怎样呢?
为了填补心灵上的空虚,我决定休学一个月外出打工历练。为了征求我爸的同意费了我很大的力气,最后我爸说只能让我去我大姐那里去。我知道有亲人在身边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事实也是如我想的那般。我姐他们一家在一个山沟的窑厂工作,主要工作就是烧砖。那里的工作很苦很累,我看起来是这样,因为这一个月我姐根本不让我干活,权当是让我来放松一下。在这个无聊的地方呆了一个月看完了《平凡的世界》和《三国演义》,最终匆匆结束了我所谓的“历练”。
为了敷衍学校的同学和老师,也为了保住我这不存在的脸面,我用谎言来一一应付他们的问题。有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真的很单纯很无能,如果我能坚持一下的话,我姐是否会同意我干那些繁重的工作。但,我那时又为何不坚持一下呢?我所做的这些事的意义何在?我想改变,我一直都想改变。
后来在我走进大学我才明白,走路不要永远低着头,因为你不知道你走的是直路还是弯路。等到真正面临高考的时候,我觉得我该认真了,我认为自己有多大的潜力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我开始发奋努力,一定要把成绩提高上去,那一段时间我确实很努力,努力到把我自己都感动了。事实证明没有目标的努力不算是努力,只能说是劳动。然后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清华···上大···一本···本科···然而,就是这样不断地被生活所欺骗。
当发现自己在这条路上实在走不下去的时候,我注意到了春季高考,这可能是我唯一飞升的机会了。独自一人去烟台学习10个月,当家人听到这样的消息时,他们怎么也不同意。那天晚上给我爸打电话,我哭着把我所有能说的不能说的话都说了出来,最后我爸没同意,我也没去。
这简直就是一个玩笑,一次次的被生活强奸,一次次的降低自己的标准,不断地给自己灌心灵鸡汤,不断地自我安慰,其实你已经很棒了……到头来这就是一场小丑的独角戏。看到自己的目标一次次的落空,自己也渐渐的失去了对目标的追求。然后我便计划着明年再来一年。
复读一年,谈何容易。我自己也明白如果我还是这样一种状态的话,复读也是浪费时间,但我就是不甘心,那段时间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去复读了,然后就对高考有所松懈。但上帝往往就会是喜欢和你开玩笑,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告诉我爸我要去复读,我爸还是不同意,让我先找好学校。在填报志愿的前一天我还在纠结是否要去复读,但迫于家庭的压力我就随便填了几个学校。
现在的我坐在大学的图书馆里,距离18年的高考已经快过去将近一年了,回想起高三的时光,至今还历历在目。
到了大学慢慢的我发现,人不能一直往后看,毕竟我们的脚是一直往前的,一直向后看的话就会容易撞到头的。当初如果我去复读的话,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会成功,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就像现在的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标,选择的可能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但我义无反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