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前面部分我会把自己代入池大为所经历得,特别揪心且压抑。
第一篇
池大为在上学以及参加工作的两年中,有很多可以把握住的人生机遇,但就是因为性格以及信念的问题,一直把良知和责任感看的很重而错过了,而池大为性格的形成与他父亲有很大的关系。
池大为的父亲,池永昶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正因为这一点,永远做一个好人,不会为了自己的荣誉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更不屑于不背后使绊子,才导致的妻离子散,成了一名乡村医生。我认为作者对池永昶的描述也是对池大为在没有对权利渴望之前的一个心理状态的反应,跟他爹是一样的。
不过池大为很争气,在高考恢复之后,一下子就考上了北京中医学院,他的父亲也因这封录取通知书的邮件而离世(过于激动)。恢复高考就去拼命复习备考,这是池大为第一次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上了大学,池大为遇到了许小曼,他的第一个爱人,许小曼想把踏实认真的池大为改造成一个“上等人”,可终究因为都不够成熟,家庭差距太大,时机不对,错过了,其实池大为这时候要能把握住许小曼,一起努力往上走,借着许小曼家庭条件,就不会有后来的蛰伏期。池大为的傲骨让他错失了一次人生机遇。
池大为研究生毕业遇到了第三个人生机遇,就是跟某一教授的女儿处对象,就稳稳的留校,结果就因为是好人,不愿意欠人情,结果留校名额被顶替了。以世俗的眼光看,池大为就应该答应,好一阵子也行啊,硬着头皮,先把工作给落实好了,先在专业上好好发展,可是如果真这样,就有愧于他父亲对他的教导了,老好人就是不好意思欠别人人情,池大为第三个人生可以转折的机会又放弃了。其实后面剧情有低谷,主要是因为池大为的书生气,书生气留校最合适了,一心科研。
参加工作的地方是省卫生厅,遇到了他不喜欢的同事丁小槐。池大为特别看不上丁小槐的小人嘴脸,永远是领导的马屁精,各种有关于地位的大小事都斤斤计较,丁小槐也把池大为作为他晋升之路的强劲对手,两人不对付。可丁小槐终究是先比池大为早升一步,先比池大为住上好房子,后来池大为儿子一波烫伤还去找了丁小槐帮忙,才早早的接受了治疗。其实马厅长刚开始是想重用池大为的,高学历人才嘛,这也是他的第四个机遇,可是池大为做错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一次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上进行了不合时局的错误发言,批判厅里起草文件去消费高的宾馆高消费,厅里领导每人一辆可自己调配的车也属于高消费。池大为此时正在跟屈文琴谈恋爱,但还看不惯屈文琴跟领导贴近套近乎,也不听司机大徐的劝,远离失势的施厅长,就要坚持自己的非黑即白与正直,最终使得自己被边缘化。后来又去贾处长那里说丁小槐的不好的言论,直接导致他被调离了办公室,去当技术型工具人。给我启发,有矛盾的事没必要到处去说,容易被人背后捅刀子了还惹上事。看不惯的人看不惯的事,只能自己去消化,没必要不设防的让单位人都知道。
第二篇
最后池大为沉寂了几年,跟一个不起眼的扎针护士董柳结婚了,并且有了一个儿子池一波。为人父母之后是池大为跟董柳心理变化的开始,在没有孩子之前,他们就是不争不抢,做人做事对得起良心,但是有了一波之后,为了他们的儿子开始想要往上走争取更好的资源,再加上周围人的变化,丁小槐升职-任志强事业成功赚了大钱,自己家里住房条件差,孩子上学问题,一件又一件刺激着池大为这个知识分子的心。直到儿子因为住宿条件差而被热水烫伤,池大为不能靠自己的名声与地位去给自己的儿子看病,只能去求别人,这一切都刺激着池大为。
第三篇
主要是讲池大为心理变化之后想要去有权利换一种活法,开始对以前六七年的懊恼,并且开始埋葬以前的自己。
第一步先跟着董柳去丁小槐家拜访并感谢丁小槐。后来突然来了个机遇,马厅长的孙女渺渺住院需要打针,结果护士都走针,丁小槐在旁边说了董柳在很焦急的环境中给一波一下子就扎针成功的事情,耿院长就让丁小槐来接董柳,董柳长了个心眼,为了自己的男人跟领导有接触的机会,故意让池大为陪着,董柳也争气,一下子就扎针成功了。然后顺着这次机会,他们开始跟马厅长的夫人沈姨开始交好,并且通过沈姨,董柳抓住了机会,调到了省人民医院。池大为父母去答谢马厅长的时候就顺道把从尹玉娥那里听来的事情跟马厅长说了,在马厅长面前表了忠心。
从董柳给渺渺扎针开始有了转机,可是这种事情的转机谁能碰上呢!有了转机之后,池大为两口子也抓住了机遇,开始有所行动。幸亏心灵上醒悟了,才能够去到马厅长家里,有些提前准备好的话能够说出来。做人做事真的是一门学问啊,真得好好考虑。
后来又因为被扯到舒少华打击马厅长的权力之争中去,幸亏得宴老师指点,跑到马厅长那里去揭露舒少华的事情表示忠心,得到了马厅长的重视,开始委以重任,并且开始被安排之后晋升的道路。幸亏有宴老师的点播,池大为上道了,努力获得了马厅长得重视,最重要的是获得了马厅长安排前程的机会,一把手安排,是不是从这里就开始表明了有让池大为接班的意思。
转机就是在不经意中产生的,但意义非同小可。
后来池大为陪着马厅长防洪,事事考虑马厅长的心思,不断的获得马厅长的认可,一步一步的,成为马厅长的得力助手。主角光环加持的池大为的运气越来越好,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跑到他面前,再加上他有个一辈子都在蛰伏的军事宴老师帮他参谋,他自己就开始大踏步往上走,没几年就升到了厅长,成为最年轻的领导。
这本书有个好玩的地方就是周而复始。他成为领导之后也开始跟马厅长对待施厅长一样,不执行以前的决定,反而是执行以前相反的决定。对于在会议上顶撞他政策的血清方刚的小年轻,也弄到中医学会去磨练性格,对于背后向他打报告举报他人的丁小槐式的人物给予重视。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有不同的考量,司机师傅有想保住饭碗养活家里的看人想问题的角度,主任有自己想要晋升不得罪领导好好工作的看问题做事的角度,厅长有自己做出一番事而又得操控大局的角度,所以池大为当了厅长后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走跟马厅长一样的路,人在那个位置就是那些事情的考量。
最后池大为成功之路,没有像前面一样吸引我,我觉得太过于顺利了,真的有到了34岁突然醒悟,然后还正好有机会的么?而且池大为像突然换了一种性格,突然大开窍,像是一个专门为政治场定制的人物一样,干啥啥上手,做啥都让领导满意。而且成功了也无怪乎电视剧演的那样,开始有了情人,开始有更多的灰色收入,开始有一手资料,开始有很多人尊敬。也可能是我正在经历池大为前34年的人生,小伙计一个,没有很明晰的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没有那么多负担,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特别理解乃至认为池大为前三十四年的生活对我有规避风险的启迪作用。
后来有了权利之后的生活我没有经历,就没有那么多的认同感,也觉得有些过,要说悟性,宴老师悟性更高,他为什么没有成为领导,总觉得这才是更多的人生常态,自己总是拗不过自己,错失很多机会,努力也终究是个普普通通的人而已。有这番感悟,或许我也是经历的少。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一针见血现实的话对我有一些冲击的,特别多,就只摘出来几句我现在随手翻到的。
P348.世界就是这么回事,你有意见又有能力你就到那个份上去,你有意见又有脾气你对天叫几声屈,你有意见没能力没脾气你就那么呆着,最好是有智力障碍什么也看不清你就连意见也没有了。
P143.一个人在他特别关注的事情上,由于感情还有利益的遮蔽,总会有盲点,使他不能客观地去认识事情。人就是有偏见,有了偏见就不可能有客观性,也不可能有自觉的公正。
P261.潮流不是从天上凭空流下来的,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原因,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历史的依据,一个人不可能凭着匹夫之勇去对抗这种必然性,对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