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真正强大的人,不是你去征服了什么,而是你学会承受了什么
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了一短篇小说《小公务之死》,故事情节大致如此:
一位名叫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的庶务官来看一个戏剧院看戏,看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打了一个喷嚏,喷出的唾沫刚好飞到坐在前排的将军级文官身上;
这位庶务官看清来头人物顿时吓得脸如土色,唯恐这位将军会将自己无意间的冒犯视为不恭不敬,于是便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结果反倒惹得将军不耐烦大发雷霆,最后忍无可忍便将小庶务官一番呵斥,不经训的庶务官一命呜呼,真真倒下也不是碰瓷。
尽管作家契诃夫创造这个故事初衷是讽刺当时俄国的极端恐怖现象,给人们造成扭曲性格和变态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个故事的话,这位小庶务官有着明显的“自卑情结”,内向性格不个性不成熟,致使他格外留意他人的反应,喜欢胡思乱想并按自己想象的逻辑思维去揣测别人,结果小题大做幻想出来的强大压力,不能进行心理调适,最终精神崩溃而死。
其实现实职场中不乏有这样的人,方案提交给上级领导几次,结果又被打回被批说换汤没换药,抓不住中心思想。这个时候心里郁闷是必然了,但就怕多想,比如想着是不是他故意针对我?是不是之前哪件事做错了领导记恨在心?是不是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如此下来,你都会陷入惶惶不安的情绪中,如何能集中精神工作呢?
有一句话说,工作本身累不死你,平衡情绪最累。最这些情绪往往是由小情绪,经过自己的臆断后被无限放大,最后被这种负面情绪打败。
其实,在职场上,独立完成工作,是基本的职业要求;犯错误被批被罚,也是必然的规章制度;平时关系较好同事某天和他人一起吃饭,你只能接受而不是去质疑。
但如果你连这些情绪都承受不了,经常胡思乱想,过度敏感猜测的话,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一旦周围人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就觉得内心受到伤害过不去,那么这个坑就是自己给自己挖的。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男主角克里斯人到中年失业,妻子离他而去,儿子与他相依为命,接着被房东赶出门,只能带着儿子流浪街头,躲在地铁里男厕所睡觉,前途迷惘未知受尽他人白眼。
面对生活的残酷,克里斯依然保持自身修养,对人彬彬有礼,无论走到何处,都随身携带一套西装。幸运的是,后来克里斯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股票公司实习,尽管没有一分报酬成功机会也只有百分之五,他依然怀着感恩的心情对待客户和同事,依然努力奋斗。
哪怕遇到有钱的客户,依然不卑不亢,这与《小公务员之死》的庶务官可是天差地别,也正因如此,一位金主被克里斯的真诚所打动,幸福在这一天来敲门了。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中有一句是这样的:“生活时常会让我们感到艰辛,并会让我们无数次目睹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
职场上,我们会遇到无数烦恼和挫折,工作压力、新人瓶颈、客户刁难、中年危机、失业......
有些人选择调整心态,承受生活的艰辛与压力,继续负重前行,相信幸福总有一天会来临;有些人脆弱不堪,一天天的玻璃心,破罐子破摔,结果生活一天比一天遭,心情一天比一天阴沉。
可见,职场上真正强大的人,不是看他征服了什么,而是看他学会承受了什么。
‘玻璃心’与‘想太多’让你成为职场活得最累的两种人
伊莱恩•阿伦在《你是高度敏感的人吗?》说到,‘保持一个理想化的“刺激水平”,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因为过度刺激会让人不舒服、效率降低,而几次不足则会让人无精打采。能让我们感到舒服的状态才是好状态’。
想要平衡好“刺激水平”,必须了解引起高敏感度包含二个挑战,如:
玻璃心。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各种细枝末节而的闷闷不乐。
想太多。他为什么看起来怪乖的,是不是我错了什么。
第一个挑战,高度敏感者会引发玻璃心特质,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玻璃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一有风吹草动就碎了一地玻璃碴子,这一特点正好折射出玻璃心的人的心理“自我怀疑和脆弱感”。
自我怀疑和脆弱就像一对双胎兄弟一样随影随行,只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与他人身上并进行对比,一旦发现我们居然也有没有做成的事情上,便会产生消极情绪,导致自我价值感和自信一直下降,随之而来的脆弱感也会越来越强。
比如说,初到职场,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若是此时公司的行事法则是,把任务分配好流程讲清楚,自己先独立完成,看见大家都在忙自己的工作,都不正眼瞄下自己,或是别人看向你又觉得他人是在看戏的感觉,不用过多久就觉得自己被孤立被针对,把他人每一种感觉。每一句话以及身边人脸上的每一个表情的变化都跟自己扯上关系。
职场上,如果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话你将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降低,毫无竞争力,换个环境也许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没有找到根源。
第二个挑战,高度敏感的人容易想太多,相信很多人听知道“杞人忧天”这个典故,但很多人都忘现代还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天塌下来有高个的人顶住”,导致人们内心常常被恐惧感和罪恶感占据。
在职场上,当我们被冠上“老好人”的名号时,我们便很难推脱同事请求,例如帮忙加班、顶替加班,代买早餐等等,一旦我们拒绝他人后,便会不由自由想太多,我们接受的教育以及移情能力,会使我们产生罪恶感,担心同事会有异样想法担心自己保不住形象,会使我们产生恐惧感。
无论是玻璃心还是想太多,都是高敏感衍生而来,若是没有意识并不加以控制,很快我们便会对职场产生怨恨,限制职场发展空间。
如何破?3个建议
1.培养钝感力,改变关注的焦点
钝感力,是由日本著名的作家渡边淳一提出来的新概念,所谓钝感力顾名思义就是迟钝的力量,简单地说就是对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过于敏感,麻木和迟钝一点。
渡边淳一认为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深受伤害,而钝感力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此外培养钝感力有五大定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扔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细细研究这五大定理,你会发现钝感力是让你从负面情绪解放出来,让消极情绪变成前进得的动力。
比如说,当初项羽乌江自刎就是过于在意他人眼光,把关注点聚集在他人的想法,以至于他无法面对乌江对岸的父老乡亲,如果项羽能坚定目标坚持失败了也要继续挑战,那么历史必得重写。
就像渡边淳一说的那样:“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大多数事物不能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确实如此,地球越来越小,工作同事来自五湖四海,工作地点走遍东西南北,世界的差异性也相继超出认知,认可这中间的不同,保持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接近它。
02.降低的期望值,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不久之前看过一个小故事,说的是职场一漂亮女生,为了继续维持自己在公司的老好人形象,同事随叫随到,帮着同事一起加班,时不时带点点心与同事分享,经常性帮着同事掩盖点小错误,等等。
直至有一天,她升职加薪了,她成为原来同事的上司部门的领导,有一次同事业绩没有达到要求,便想她看在同事一场的份上帮帮忙,结果她十分难以请。一方面她还想继续维持好同事淑女形象,不想有一丁点负面情况;一方面她又不想徇私。
其实,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这样反而会导致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的重压之下,自己必定活得很累。
就像知名导演李安,成名之前做了6年的家庭煮男,在他人眼里就是一个靠老婆养着的“软饭男”,好在他坚持自我,没有活在别人的期待和评判中。也比如前段时间PAPI酱的人生排行榜中,把自己放在榜首,把爱人、父母、孩子放在后面,不少网友评判她过于自私,但其实只有过好自己,才有能力兼顾他人。
降低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值,把握好自己的生活节奏,才不止于被他人的一言一行打乱制定的计划,关注自己内心需求,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03.找到并发展自己兴趣点,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中和剂
网友一句说:“我吃你家大米了。”这句话如果放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身上完全没问题,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那么多戏精,越来越多的敏感者,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吃太饱了,闲过头了,又找不到兴趣点了。
或许你会问,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但其实这不是个一朝一夕的事情,比如说,小孩子在学兴趣的路上可能会,学舞蹈、绘画、钢琴、唱歌等,是因为他们本质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同理大人也是如此,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香港乐坛著名填词人林夕,原生家庭并不幸福,他的父亲患有严重的狂躁症和躁郁症,稍有不如意就对林夕恶语相向,再这样环境长大的林夕,可想而知必定是个高度敏感焦虑者;但是林夕却用歌词的方式排解心中低迷郁闷之气,所以当我们听歌的时候,你会感受到这其中复杂多变的情感,会散发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正因他把全部的情感和时间倾注于事业创造,把兴趣变成事业再变成理想,才会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与其纠结负面情绪,倒不如把精力放在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点上,这也许会使你的人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无坚不摧,只是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承受来自世界的差异,学会磨炼自己的内心,学会忍受他人的长舌和议论。
生活青睐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