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想要达成的目的,大人孩子都一样,阿德勒认为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感。
孩子对自己要达成的目的并没有清晰的意识,有时候所做的事往往还与要达成的目的背道而驰。比如很多孩子会想要爸爸妈妈的爱,想要归属感,却采用捣蛋或者尿裤子等行为来达成自己确定爱和归属感的目的,显然这些行为非但没有得到归属感和爱,迎来的可能还是爸爸妈妈的苛责和训斥,爸妈的反应再次让他失望,只能采取更激烈的行为来引起关注得到爱。
当我们知道了孩子的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孩子的不当行为是建立在对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上,再回头看孩子的不当行为的时候也许就不会再带着不耐烦和指责,我们也许可以思考一下,我做了什么事情,让孩子有了错误的解读?他真正想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这样想就会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并且时刻谨记孩子的错误和不当行为是双方学习和成长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