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读了汪涵的《有味》,本想昨天就把这篇文章发出来的可总觉得写的不好,朋友说无论好不好总要先去做嘛,看了许多关于主持人的书,但大多数都是在回忆自己过去的人生际遇,譬如郭德纲的《过得刚好》;柴静的《看见》;孟非的《随遇而安》。汪涵的这本书却少了那么一份鸡汤味却多了一份童真味,很朴素很纯真,那么有趣,像香干、糍粑、木盆、油纸伞、弓箭、古琴、墨条、秤杆、鸡毛掸子、扇骨等等都是些游离在消失边缘而又包含了我们传统文化在里面的工艺,也许很多很多我们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看一下它的制作过程,更更不要说,能够闲下心里细细的品玩它们,而汪涵通过寻访各地的手工艺者把这些精彩有趣的手艺记录下来,结合他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细腻的文字一一来展示给我们。看完后想到了电影《唢呐》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术都在一点点消失,但还有人在坚持着想把这融入血液的文化传承下去,汪涵的这本书把那些东西写的那么富有诗意。
对汪涵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对他的了解也是偶尔从《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知道,像这样的节目在青少年中很火爆,而我却是个例外,对汪涵知道得最多的一次应该《我是歌手》,那一次孙楠在决赛中突然退赛,汪涵去救火,当时新闻上铺天盖地夸他,更有甚者说是孙楠成就了他。大概从那时起开始关注起了他!身处红灯绿酒心里却充满诗与远,心系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小玩意。“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我相信人生真正的好东西、好味道,都是不可说的,它们有时候披上了世俗的外衣,躲在一些不世俗的地方。
一本书即一种心境一种诗意一种远方,愿同读此书的你我也能寻找到自己的心境、诗意与远方!
附:《有味》书摘
雨水之所以愿意落下,是因为它在天上,把满地盛开的雨伞,看做莲花。
我想念每一个时刻的靖港,它的天空在清晨是鱼肚的白色,黄昏是令人心醉的玫瑰红,有可能刚刚放晴,有可能雨还没有落下。我喜欢这样的行走,它随时可以捡拾生活的美味。
雨声如梦,揉搓着我童年敏感的耳廓。一切景物都在淌着水,我记得那里的风景,雨水中木芙蓉开得浅白,雨声中躲了一只寂寞的猫。
岁月将无用的水分蒸发掉,把最原汁原味最精华的东西呈现出来。
一度,我们曾经忘记过油布伞对我的重要性,能够行走在雨中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在各种交通工具之上奔波,和我的好兄弟们一起为数不清的节目奉献笑容,批发时间,我们一起行色匆匆,一起同甘共苦,却很少在一起打一把伞。我们甚至为下雨而烦恼,我在雨里去超市买东西,冒着大雨见非见不可的人,还有因为大雨而临时取消任务,我认为雨打搅了我的生活。我的风景变成了直播间、舞台,变成了公寓和酒店,偶尔我会在雨声中读书,似梦非梦,然后任由书本掉落在地上,自己昏昏睡去。
时间无从计算,也无从捕捉,也许是因为我和树有缘分吧,我竟然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遭遇了树,那个时间也是树的时间,这是上苍赐给我的偶然。
在红尘俗世中,在这样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下,有这样两个彼此未曾谋面却能感受对方心情的人。我们在不同的时间来到这棵树下,不期而然地同时去约会这棵树,把彼此的心情故事讲给它听,又把彼此的心情故事用不同颜色的丝带系在上面,树因此变得更加美丽,这两个人也因为跳舞的风而彼此牵挂,彼此理解,又彼此期待。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当笔被浸入池子里的时候,视角也被挪到了水中,一大团墨由浓而淡,最后无边地蔓延开来,丝丝缕缕流淌于水中,又如烟雾般地往上升腾,想要造就一幅微观的奇景。印象中这个画面停留了很长的时间,也许只有几秒钟而已,我记忆的时间和真实是有不同的。总之,这个画面让我如痴如醉。原来,墨就算被人洗尽了也能这般的美丽?我曾经觉得那种只充满灰白黑的岁月无比平淡,但意外看见了这单色调的无穷韵味。
还是要多想一点吧,多想不一定累,少想肯定会错,我们不会忘记衡量那些重要的事情,却往往忘记了衡量起码的温暖。
旧时月色谁曾看?低声吟,轻摇扇,借来晚风,吹落一树桃花瓣。欲拾落花,黏成柔情的帷幔。指尖所碰处,竟已是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岸
吟风弄鹤,抚琴下棋,一边身处繁华,一边寻求宁静。
独孤缘2017年1月2日于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