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现下的学校扮演了什么角色,我都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启智立志、坚韧乐观,为迎接躲不开的挫折积蓄生的能量。无论一个人有无建树成就,好好活着,是此生最基本的需要。但是生存这回事,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容易,在社会价值体系混乱的时代尤其艰难。为此,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要像骆驼一样把生的希望和智慧储存在身体里。
什么是生的希望和智慧?中国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都是基础的术。随着中考高考的闸刀落下,人的等级大概率被一刀圈定。可是,无论哪个阶层的人都有各自的艰难体验,看得见的是物质权贵之别,看不见的都是不同形态的委屈、迷茫、疲惫。能让众生稳稳走完这一生的,不是术的应用,而是道的感悟,此为一生的希望和智慧。
孩童时期的生命之道在于自我价值认同。成年以后的生命之道在于思想维度拓展、识别并遵循客观规律。
生命之道第一关,检验的是社会整体。包括社会对成年人的教育熏陶,对学校教育的风向把控。如果社会没能在这两方面发挥正确作用,教育责任则更多地落在养育者身上。因为自我价值认同来源于孩子身边所能接触的所有人,其中亲密关系影响最大。为此,越来越多人谨慎生子。也有越来越多愿意生子的80、90后父母开始重视家庭建设和亲子教育。因为作为00、10后的父母,他们亲身体验了心灵营养缺失造成的“贫血”,对于挤过独木桥以后的日子影响依然很大。所以,只能选择一边自愈,一边输出,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着实不容易。
成人后的第二道关考验个体自己的觉知。越是以为自己够努力的人越容易一根筋走到黑,限在自我感动的牢笼里蹉跎时光。越是不努力的人越缺少回归正轨的机会,因为时代和社会不等懒人。所以,保持中庸、开放、乐观,是成年人抵抗挫折时应有的姿态。
另一种人在经过一些事情以后,自认为懂得了人生道理和处世哲学。对于明哲保身、小富即安的生活知足常乐,却很难感受到爱。对家人、朋友的热情大不如前,不想操心,不想负责,任由自己做一头快乐的“猪”。但是幸福背后伴随的却是迷茫、无趣和自卑。这便是懈怠带来的无价值感、空虚感,让人退化为幼儿状态。
以上两种常见的成人世界通病都是思想维度过窄的表现。局限,是与人关系粘度降低的原因,也是内耗的根源。要活出滋味、活出自信,只能通过拓展思想维度实现。其中,思考是最好的老师,而读书和社会实践是最快最公平的捷径。只有越快看清世界真相,摸清事物规律,才能在难过的成人岁月里波澜不惊,振奋精神奉献能量。
事实上,我们有多少孩子和家长此刻正卡在第一重道门里进退两难。又有多少成年人在第二重道门止步不前。社会不会为你的人生买单。我们能做的,就是抱持达观的心态看待时代的缺失,坚定不移地让孩子活成他自己想要的样子。同时接纳尚未开窍的自己,谦虚务实地努力,总有一天,能通过同一眼睛看到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