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做自我介绍,还是在工作面试的调查表,都会有一项关于特长的介绍,你会介绍自己什么特长呢?
美国常春藤名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有一项硬性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必须至少拥有一项特长。
什么叫特长?这个概念可能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还是被臆想出来的。所谓特长就是做某个事情或者某方面的能力有常人达不到的境界。
这可能还是比较抽象。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扫过上海市区的每一条马路,那么这个事情在美国的常春藤名校看来,就算是特长了。因为想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常人很难做到。这个特长不见得非要是琴棋书画。
为什么美国名校需要这样的硬性要求呢?本质上,就是要看这个学生有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做任何的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或早或晚都会遇到困难与问题。如果过早地放弃,在成功的这条道上,就没有了你的身影。至少拥有一项特长,在训练自己拥有这项技能的过程中,大脑能切身地体会这个过程,形成永久的记忆。做起其他的事情,也就比一般人没有那么早或者说没有那么容易放弃。只要是做事不放弃,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其实本质上,拥有特长的价值就是在这个地方。
拥有特长也就意味着你在某个单项上拥有这超强竞争力,而所有的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当你开始拥有某项特长,也就意味着你就是新接手一件事情,做得也不会差到哪里的。
想让自己拥有特长,或者说打磨自己的一个特长,需要经历以下四个步骤;
1、你得有强烈的想要实现的想法,非做不可。
特长是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说实话未必。然而,一件事情真正做好了,或许就真的成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如我的跑步,勉强算是一个普通人的特长吧,因为能够绕着海拔3600米的布达拉宫跑三圈的人的确不是太多啦。
我是从35岁那年决定跑步的,当然是出于各方面的原因,但绝不是因为喜欢,因为从小体育不及格导致的厌恶所有体育项目。只不过是意愿强烈到不把跑步练好决不罢休的地步,就这样,一年时间让自己从每次1公里跑到了每次10公里,两年时间让自己可以不太费劲的跑完半马。
2、你得具备要做到第一的狠劲。
从小到大你有过“第一”的经历么?有过多少次的经历?
当过第一并且能保持住第一的人,就会明白这要在背后付出多少的努力,对自己不够狠的人是没法实现的。
记得有次看一个访谈节目,湖南卫视的谢娜接受采访,她说当年为了训练自己的“川普”,每天早上在学校外面的田地上对着放牛娃练习绕口令。
我自己在小时候,因为小朋友都会玩一种“扔石子”的游戏,而我自己因为不会玩被排挤,所以就开始了每天揣两块石头在口袋里的发狠练习模式,历经三个月的时间,中间因为石头把衣服口袋磨破而被妈妈打也未曾放弃,愣是从倒数第一逆袭为第一。
要对自己狠一点,因为能做到第一名的人也都是“狠角色”。
3、你得具备永不放弃的信念
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学习某项技能,都会遇到一些瓶颈期,大部分人都会在这个时候放弃,因为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不成比例。
有一句玩笑话说:大部分人努力的程度,压根都没到拼天赋的程度。当然也有一句话说,努力后才知道天赋的重要性。
关于永不放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邓亚萍了,论做一个乒乓球选手的各方面条件都不是最好的,而且按照正统的标准来讲,邓亚萍的身体条件根本就不符合运动员的要求,然而就是在她那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下,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战绩。
4、你得不断的经历“OODA”循环
O:Observe,观察,观察自己和真正的高手之间的差别。
O:Orient,调整,根据自己的观察去调整自己的训练方式。
D:Decide,决策,给自己制定新的训练计划。
A:Act,行动,把新的训练计划付诸行动。
你的特长最终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就取决于你完成了多少个“OODA”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