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几年前自己写的《怀念儿时那些好玩的游戏》,略有修改。插图均来自网络。)
无论哪个年代,游戏都是儿童的天性。无论什么年龄阶段,想起自己小时候玩过的那些游戏,任何人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在我小的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电子游戏,所有的游戏都是因地制宜的。但小伙伴们玩起来,一样地废寝忘食、兴趣浓郁——
抓子儿:五个相同大小的圆滑的石子儿,一个往上扔,必须在接住掉下的石子儿前把地上的其他石子抓到手里:首先每次抓一颗,四次抓完;然后分两次每次抓两颗,以此类推,直至在接住扔到空中的石子前一次把四颗石子全部爬在手中。有小伙伴老家在北方,有人从家乡带来羊拐骨当“子儿”来抓,光滑可爱,令人艳羡。
跳皮筋:几乎每个女生都会玩也喜欢玩的游戏。最好的皮筋是用扎辫子的橡皮筋串成。谁要是有这么一个皮筋,便是全校最受欢迎的人。跳皮筋的方式也花样繁多,唱着歌曲一级一级跳上去,最高级别时拉皮筋的人将皮筋举到头顶,跳的人甚至要翻跟斗才能跳过去,其难度之大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得会的——我就从未学会过。呵呵!
丢手绢:夏天夜里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那首歌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女儿高中入学军训时,晚上出操,班上50多名同学就在玩这个游戏。
翻绳子:也是女生最爱玩的游戏之一,下课后几乎随处都可见几个女生凑在一起玩。有几个人轮流翻的,也有一个人翻的——曾经有学姐教过我几种花样,翻到最后变成飞机、鸟巢等图样,可惜都忘记了。至今仍记得的是一种“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游戏:嘴里念着“敢把皇帝拉下马”,绳子在手上绕来绕去,念到“马”字的时候把绳子一拉,本来缠在手上的绳子便全部松开了。老人家们看到我们玩翻绳子的游戏时喜欢说,再翻就下雨了。翻绳子真会把雨给唤来吗?至今尚未得到验证。
玩“东南西北”: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上面写着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位,在手上玩的游戏。问:你要东还是南?回答:我要西南。翻开一看:哈,你是地主!很有趣,最喜欢在看电影之前玩。
。
跳房子: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房子”,用“串”来跳。“房子”的图样有好几种,玩法也各不相同。“串”一般用螺丝壳串成,最好的是用算盘珠串成,但实在都没有的时候,用石头也行。
坐轿子:最少要三个人才能玩。“抬轿子”的两人手腕交叉相握当做“轿子”,一人坐在上面。有时候坐在“轿子”上的人还会带上花环扮新娘。人多的时候其他人便扮吹鼓手,嘴里呜里哇啦地模仿乐器的声音.可惜找不到图片。
搭城门:四人四腿相搭,转着圈圈跳,跳到跳不动甚至摔倒为止。
捞鱼:人越多越好玩,一边玩一边唱:“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个大——大——大——大鲤鱼!”
老鹰抓小鸡:这个不用说了,至今都是幼儿园老师最喜欢带小朋友们玩的游戏之一。 奇怪的是印象中,“老鹰” 从来没有抓到过“小鸡” 。
瞎子抓人:用猜拳或者“手心手背”的方式决定谁当“瞎子”,将手绢——很多时候就用红领巾啦,呵呵——蒙住“瞎子”的眼睛,其他人或者笑或者跑过去拍一下“瞎子”的背打一下他的胳膊。“瞎子”抓住谁,谁便是下一个“瞎子”。
打陀螺:女儿10岁时,跟我去去贵州出差,给她买过一个陀螺,用塑料做成,五颜六色的,女儿玩了两天就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自己小时候玩过的陀螺是木头的,为了转起来漂亮,上面用彩色粉笔涂成彩色的“年轮”。我打陀螺的水平不怎么样,但由于我的陀螺漂亮,很多男生都喜欢借我的玩。
挑木棒:需要绝对的耐心与细心以及准确的判断力的一种游戏,一个不小心,便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扔小刀: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之一——雨过天晴的时候,两个人用小刀或钉子在地上画一个四方形,平均分成两半。用小刀在自己的地盘里依次扎一下、两下、三下……小刀不倒,便可以在对方的地盘里瓜分一块“领土”。
滚铁环:男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撞拐:最牛气的童年游戏之一,据说已经有全国性大赛,相信多数人都玩过,就不上传图片了。
童年时经常玩的游戏还有叠纸飞机、放风筝,打沙包……那个年代作业很少,学习也不紧张,往往是一放学就呼朋引伴地到处玩去了。
曾经一起玩游戏的小伙伴们,如今已经星散四方。假若再度相逢,是否还可以再跳一次橡皮筋,再玩一次纸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