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身体微微颤抖、双手莫名其妙的发麻、眼神飘忽不定……
说来可笑,这居然是一个经历过好多考试的人,考前的综合表现!
努力掩饰,努力镇定,还是逃不过教练的双眼。他笑着推着肩膀,你紧张什么呀。
我不知道,也无法描述。或许在那个节点上,我根本就腾不出空余的心思,去解释这常人眼里很普通的一次考试,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
就这样,不安的心,加上不充分的准备,又一次挂了(按他们的说法是“光荣了”)。
对,我的科三考试,我的直线行驶……
02
当一切都结束了,自己反而如释重负,好像刚刚经历一场劫难似的。不同的是别人“劫”后余生,通过考试;而我在“劫”难逃,还需重来。
一个同样没有通过考试的女孩说:在车上这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里,因为紧张导致的失误操作,决定了我之后二十多天的煎熬。
我想这“紧张”只不过是自己外在的显性表现,努力掩饰也许会骗过所有人,比如一笑而过的表情,依旧侃侃而谈的“无所谓”,或者本身就戴着一副墨镜,让人无法洞察!
但有一个人,你骗不了,对,是我们自己。
那些别人无法看到的隐形表现,自己看的一清二楚。
一件事,我们赋予了太多意义,过于在乎,以至于到最后,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进而催生出那些“显性表现”出来。
这,就是我所紧张的根源——因为投注了太多的时间,因为想赶在规则改变之前完成,因为不想让它打乱之后的所有计划,所以我一定要通过。
太多的在乎、看重,让自己无意间忽视了它的前提条件——你必须拥有强大的内心,来承受这么多的“因为”,进而实现“所以”的目标。
显然,我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以至于那些看似合理的“因为”和“所以”,最终变成了伪命题。
03
其实,这样的例子见的太多了,譬如:
高考,因为肩负太多的期盼,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挥失常,最终落榜;
求职,因为在乎自己的表现好不好,条件能不能满足,以致面试过程中语无伦次,最后被刷;
相亲,因为太在意寻找对方的兴趣点,慌乱中失了分寸,草草收场(当然,也不排除彼此对不上眼的可能喽)。
……
04
昨天回来,心中的懊恼还是无法平息。我曾尝试着和朋友聊天,以期找到消除这些所谓的紧张的良药。
后来才明白,这只不是徒劳,顶多算是给自己找个安慰而已。我们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个人的经历、认知以及承受能力都不同,所定义的紧张、焦虑当然也不同。
但我们必须承认,焦虑、紧张,和高兴、愤怒一样,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准备,把焦虑紧张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习惯了,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的文,你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