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衩姐的公众号文章里提到了他身边一位被称为“鞋姑”的女性。她沉溺于收集红色鞋子的癖好,“从女明星走红地毯的极细跟红鞋底,到平底蝴蝶结芭蕾式样,铺天盖地,让人情不自禁的屏住呼吸”,然而她却从未在任何场合穿过这些鞋。而这种癖好的起源,是她物质困乏的童年。
看到衩姐文章里描述的这位“鞋姑”的童年,我内心不禁溢出酸酸的感觉,也许只有我们这种真正经历过贫穷以及对正常消费欲望不合理压制的人群,才能理解“鞋姑”这种对物质几近偏执的情结。因为以前太贫乏,即使后来物质再充裕,也未必能够合理地去疏导自己的欲望。
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九几年到零几年的时候,姥姥从国企下岗,每个月的退休金寥寥无几;姥爷在我老家小县城的林业局工作,工作辛苦但收入也并不算高;母亲的婚姻不如意,结婚几年攒下的钱在离婚时被前夫卷走;而我舅舅当时在上大学,家里承担不起他的学费,几乎所有钱都是向亲戚举债而筹措的,舅舅工作以后才把这些钱还清。在这种贫乏的环境中,除了吃穿住的基本需求,其他所有的需求都被算作是奢求。
尽管那时候我年龄很小,但也就是在那时,我对贫穷产生了最为深刻的记忆。我记得每次我看到想吃但以前没有吃过的零食的时候,带我去买东西的姥姥第一反应并不是说先买一小包让我尝一尝好不好吃,而是告诉我,这个东西不好吃,买了也是浪费,然后将我拽走。自己穿的衣服,常常是家境比较富裕的表姐不要的旧衣服。所以小时候,即使当我走进一家最普通的店铺,我内心也充满着深深的自卑感,因为觉得自己什么也买不起。甚至对于家人,有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给他们造成了负担。即使后来我家的情况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可以说是从贫困线进入了相对富裕的水平,那种自卑感也几乎没有改变过,我始终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每天仰望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却无力购买的小女孩。甚至到了现在,我可以说,家人给我的生活费,我从来没有一次花超过,这并不是处于理智,而是出于恐惧,处于对贫穷的恐惧。我甚至有时候很羡慕那些还没到月底就花完生活费然后张口向家人要的同学,对于我而言,即使现在我家的家庭环境很好,但我从来没有一次在张口向家人要钱时觉得理所应当,而是觉得很愧疚。当我买东西时,相对于要买的东西的品质,我更关注的是要花多少钱。当我出门旅行时,我会准备很多钱,远远超过一趟旅行的真正开销,因为我需要很多钱才能在陌生的环境中保障我的安全感。
而贫穷并不仅仅对我造成了伤害。我的姥姥姥爷,生活在贫困中的生活比我更长,而贫穷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也更为深刻。无数次,我与我姥姥为了诸如放了一天的饭菜应不应该倒掉、在冰箱里放了许久闻起来似乎已经腐坏的食物应不应该丢掉这样的话题而争吵。在他们的印象中,食物是非常宝贵的,是不能被丢弃的,只要腐坏的不是很严重,就是要吃掉的,不管这会对他们自己的身体造成多么严重的损害。因为在他们成长的年代,食物,是要大于人身体本身的尊严的。
而贫穷,更使他们没办法坦然地去享受现有的丰裕的生活。他们关注钱远远超过关注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尊严:他们去购置生活必需品时,大多数时候的选择仍然是价格最低的产品;他们在准备出门旅行时,甚至会为了一张几千块的机票觉得不想去了,觉得出门太贵了,而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价格是他们完全能够承受得起的;当他们生了病去医院的时候,对于一个在我们看来非常合理的价格,他们会觉得太过昂贵,医生一定在材料上收了很多回扣,或者在讹他们老人,有时甚至因为这种担忧不愿去正规医院选择了小诊所而耽误了病情,最后需要接受更多的治疗。
有时候我在想,贫穷,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伤害?可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贫穷的伤害并不是物质性的,毕竟因为贫穷而遭受身体上的损害的人是少数。更多的人,贫困给他们造成的伤害是心理上的:他们没办法忘记那段时间的感触与体会,物质的缺乏,欲望的压抑,自尊的受伤。而这段经历给他们尤其是孩子们,带来的不安全感与自卑感,往往是伴随终身的,与外界的物质环境好坏无关。
更重要的是,有时这种自卑与不安全感,是会影响自己身边的人的,尤其是那些还未经世事、容易雕琢的孩子们。很多人说,不应该给予孩子太过丰裕的物质生活,这是一种溺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要穷养。可是这些人有没有想过,当一个孩子的欲望被处处压制,当他走进一家店铺,家人却告诉他这里的所有东西他都买不起,他只能用自卑的眼神注视着那些他想要的东西,孩子就不会受到伤害吗?我并不是说一个家庭应倾尽全力去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而是想要说,在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之上,正确的、合理的欲望就应该得到满足,而不是被压制。一个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素质,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更能够懂得去享受自己的环境和生活,更能够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最后附上衩姐文章链接:http://mp.weixin.qq.com/s/ApIdGoY5WrAvlJMLofw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