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凝于画,才子佳人意朦胧。忆江南,最是风景怡人处”江南,这片温柔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少灵秀的女子,而这片土地又承载了多少质朴的情感?
在这个“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时节,世间,纷至沓来的是,荷韵的清凉,蚕豆的淡甜,粽子的飘香。而关于端午的由来,许多人第一时刻想到的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勇投汨罗江的壮举,可在浙江这一带,则盛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一人身系国家命运的伍子胥。同样的,江南,也在用它独特的方式延续着端午的传统:挂艾草、吃五黄、戴香袋、赛龙舟,虽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意。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在端午节,没了粽子又怎么行呢?其实,从小就在湖州长大的我,即使还没有到端午,也亦爱吃粽子,尤其以早点为主。就像重庆人爱吃小面,湖州人则爱吃粽子,在路边随处的早点摊上,也都能看到一锅正煮好的粽子,除了鲜肉粽,蜜枣粽、赤豆粽、豆沙粽、蛋黄粽、满天星粽也是极好吃的,那软糯的口感总是让我垂涎。但我最爱的,是与家人一起制作粽子:取两片粽叶,放上些许糯米,再塞入一个蜜枣。如此,小巧的的三角粽子便完成。世人都认为嘉兴粽深得人心,却不知湖州粽同样可与之媲美。而如今,来到重庆,却似乎找不到地方让我回味当初的感觉,留下的,是无尽的想念。
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诗有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可见,艾草,在人心中所扮演角色之重。艾草除了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外,用红纸绑成一束,插在门楣上,则寓意“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小时候,生病大多会选择看中医,记忆最深的是身上长了湿疹,却未曾服药,只是用煮过的艾草余下的艾叶水进行药浴,湿疹,很快得到了缓解,也算是亲身体验了艾草的功效。而自那时起,母亲便偶尔将艾草入菜,或是清明时制作青团,也时常提醒在外求学的我注意自己的身体,让我在宿舍门上插上一株艾草。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离家几千里路,又正值端阳,不能相聚,思家之情更为浓厚。我,想念震远同的粽子,想念丁莲芳的千张,想念周生记的馄饨,想念湖城的每一山每一水,而我亦想跨越山河,回到那里: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文/王玲)